长篇小说选刊

长篇小说选刊杂志 部级期刊

Selected Novels

杂志简介:《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29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小说视点、小说故事、经典回眸、一句话点评、读者说话、成功作家的创作和人生经验、特刊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国际刊号:1672-9552
国内刊号:11-5296/I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79
总被引量:144
H指数:5
  • 编辑手记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大地震发生时,编辑部正在编校本期稿件,在四层楼,地震时没感觉,接着打进来的电话都在说震感。北京,20多层的人感觉像在竹竿上晃荡;十几层桌上的办公用品自己滚动起来;还有人只是突感眩晕,马上想到生活节奏和压力导致的那些突发病症找上自己门来……就在同一时刻,中国的西南部,数千万和我们一样正在享受着日常生活的人们,

  • 抗震救灾,中国作家不能缺席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当天下午和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就急切拔通地震灾区作协负责人的电话,并安排有关部门设法与身处灾区的作家联系,了解情况,表达慰问。5月13日上午,中国作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并做出紧急部署:向地震灾区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

  • 追问的尴尬

    作者:赵本夫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都是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面对的世界,都是平常的世界。这种日常的生活和平常的世界,已经让我们习惯了,也麻木了,以为生活和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但如果追问一下就会发现,一切都可能是另外的样子。比如我们碗里的米饭,里头有无数的米粒,肯定来自不同的稻穗、稻田,它们是怎么聚在一起来到你家,又到了你手上?

  • 无土时代

    作者:赵本夫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第一篇有巢氏夜空下的木城一直在燃烧。太阳已经落下,天色渐渐暗下来,整座城市和楼房街道都变得模糊了。这时不知从哪里钻出成千上万只蝙蝠,在马路上空和楼房之间的空隙里吱吱飞行,倏然间阴风骤起。这些长相怕人的怪物总是在白天和黑夜交替之际悄然出现,把白天引渡到黑夜,又把黑夜引渡到黎

  • 用土地上的麦苗抚平城市的伤口

    作者:贺绍俊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在《无土时代》中,赵本夫以匪夷所思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都市生活中的现代神话:在木城这个已经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一夜之间竟长出了三百六十一块麦田,茁壮的麦苗迎风飘拂,它们拔节生长,扬花抽穗,当金灿灿的麦穗压弯了头时,新麦的香味溢满了木城,全城的人看到身边的麦田个个都欣喜若狂,像过节一样。

  • 自我比世界更荒谬

    作者:吴玄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我写的这个陌生人——何开来,可能很容易让人想起俄国的多余人和加谬的局外人。是的,是有点像,但陌生人并不就是多余人,也不是局外人。多余人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人物,是社会人物,多余人面对的是社会,他们和社会是一种对峙的关系,多余人是有理想的,内心是愤怒的;局外人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的人物,是哲学人物,局外人面对的是世界,...

  • 陌生人

    作者:吴玄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第一章何开来消失一年之后,来了一个电话说,我还活着。我说,我想你也活着。他说,你想得很对。我就告你一声,我还活着,别的也没什么可说。我以为他要问问何雨来的,他也没问,就挂了电话。我想象得出他还是老样子,不死不活。

  • 不存在的自我

    作者:叶开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两年多前,吴玄完成了长篇小说《陌生人》的初稿,我读了,感觉不过瘾。我跟吴玄说,再搞搞,完善完善。吴玄告诉我,这仅仅是一部小说的一半。在他的设想里,《陌生人》由一阴一阳两个半部小说结合而成。现在这半部,从何燕来阴的女性外部角度来叙述。何燕来是小说主人公何开来的妹妹,一个按部就班,老实听话的女孩。她的人生不惊不喜,平平庸...

  • 房屋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

    作者:杨黎光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回顾《园青坊老宅》创作过程,就如同一位母亲回忆分娩的过程,那种人生百味涌上心头的滋味并不好受。我想起那天夜里在办公室写完"月媛自杀"一节后,突然感到心里憋闷得喘不过气来。我起身走到窗前,站在18层楼上,面对着窗外深圳现代化中心区林立的高楼,视线逐渐模糊,从那些高楼中我透视到了故乡的过去,"老宅"里所有的故人都涌上眼前。

  • 园青坊老宅

    作者:杨黎光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引子园青坊大街,是长江岸边有着八百多年历史老城宜市的一条老街。85号大院,是园青坊大街上一处残破幽深的徽式建筑群。老人们说,这房子不洁净,太老,太阴沉,还常常发生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如今这老宅里住了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但谁也说不清这房子建于何时。

  • 老宅崩塌,一场社会变革的文学注脚

    作者:张颐武 刊期:2008年第04期

    <正>杨黎光的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是一部描写一座古老院落中形形色色人物活动的作品。其中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群像来反映时代。他选择的时代相当重要,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最为关键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上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一切都处在一个新的不确定、却充满希望的状态之中。从这个临界点上写,把横断面表现出来了,确实是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