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

财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杂志简介:《财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12/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讨论·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研究、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国际经济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刊号:1001-9952
国内刊号:31-1012/F
全年订价:¥ 484.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5.01
复合影响因子:2.97
总发文量:1681
总被引量:40227
H指数:84
引用半衰期:4.4643
立即指数:0.1419
期刊他引率:0.9821
平均引文率:14.8645
  •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作者:杨晓; 杨开忠 刊期:2007年第02期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

  • 专业化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工业化——克鲁格曼中心一模型新发展

    作者:何雄浪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章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可解的中心一模型,并探讨了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的经济学含义,认为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并应重视区域问产业发展的互动,否则,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难以有效...

  •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刘莉亚 刊期:2007年第02期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以及随之而来的白热化竞争态势,个人信贷业务将是我国银行业目前及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为此,文章首先从借款人、贷款方案、贷款投向和风险缓释四个要素出发,构建了一套产品水平的信用评分模型的整体分析框架,并将该框架具体应用于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评分模型的...

  •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成本?

    作者:连玉君; 程建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章在控制Tobin’sQ衡量偏误的前提下,重新审视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在控制衡量偏误的影响下,投资支出仍然对现金流非常敏感。然而,不同于前期研究,文章发现融资约束程度轻的公司反而表现出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对此“反常”现象的动因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轻的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问题是导致现金流...

  • 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

    作者:李春琦; 王文龙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 秦皇汉武时代:古代国有产权制度的发轫和形成

    作者:严国海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国有产权制度的发轫和形成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以秦皇汉武为代表的君主专制的集权政治体制,是形成国有产权制度的主导性因素;由于人口压力及其造成的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以及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诱导性因素;《管子》有关理论、儒家文化的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则提供了对国有产权制度形成的一致性...

  • 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1978-2005)

    作者:章玉贵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章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演进,论述了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文章认为,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方法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等。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

  • 利益分配、战略行动与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

    作者:曾军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一种错觉;普利高津则说,确定性是一种错觉。而文章认为,均衡也是一种错觉:集体选择的结果存在内生的不确定性。基于个体战略行动的多样性,文章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对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作出了理论上的证明。认识到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特征对于理解社会的运行以及设计与社会控制相关的制度规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财政联邦制、非正式财政与政府债务——对中国转型经济的规范分析

    作者:陈健 刊期:2007年第02期

    财政联邦制的一个潜在消极后果是,地方政府竞相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等脱离中央监督的非正式财政活动,从而引起预算软约束,并导致政府债务的积累。如果地方政府都这么做,就会形成“太多而不能惩罚”的局面。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政府行为导向,改善政府治理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可能性。

  • 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1983--2004年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

    作者:綦建红; 王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针对我国当前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而农业贸易不容乐观的现实,文章从农业部门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出发,通过采用1983-2004年的经济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结果发现,农业部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农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即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原因之一。我国为此应该采取...

  • 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兼对股权融资偏好再检验

    作者:屈耀辉; 傅元略 刊期:2007年第02期

    依据Myers(1984)、Myers和Majluf(1984)的分析,公司存在这样一个融资顺序:留存收益、债务融资、权益融资。中国目前广泛流行“股权融资偏好”的观点,即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应变量可以排序的特点,文章所做的研究却发现,就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顺序而言,样本总体上是支持优序融资理论(the pecking order ...

  •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工资形成机制——来自各省面板数据的证据

    作者:宁光杰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章运用1993-2004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工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工资与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以及失业率的联系在逐渐加强。但是工资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联系不充分,对失业率的反应滞后。各个地区的工资形成机制也存在着差异,与人们的一般印象相反,计量结果显示东部沿海...

  • 信息成本与企业家的融资决策

    作者:燕志雄; 费方域 刊期:2007年第02期

    在项目的融资过程中,企业家可能面临两种选择:非市场融资与市场融资。尽管信息不对称是非市场融资的主要约束,但是市场融资可以改善彼此的信息结构。文章分析了企业家(内部人)与投资者(外部人)在不同信息结构下的不完全金融合同。分析后发现,投资者可以榨取的信息租与企业家的信息披露成本构成两种融资方式的主要融资成本;而项目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