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杂志简介:《长江文艺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8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乡村主题创作研究、建党百年·热播剧《觉醒年代》透析、圆桌会、聚艺厅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国际刊号:2096-2460
国内刊号:42-188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787
总被引量:207
H指数:6
  • 主持人语

    作者:徐勇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80后'作家的成熟及其转向,'90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新生力量。在年龄上,他们与'80后'虽同属新时期以后出生的一代,但仍然存在着代际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已非'青春文学'这一标签所能涵盖。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较之前辈作家,'90后'的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包容和丰富,也更具有多重可能和多种路向。

  • 一代人的“文学出场”——创作谈里的“90后”作家及其文学观念

    作者:谢尚发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与其说是'90后'赋予了文学以一种出手便显成熟的格调,我更愿意说是文学赋予了他们以更多的自我。或许,对于'90后'来说,'无个性的个性'与'无自我的自我'就是他们最大的个性,这一代人的症候并非来自于时代,而是来自于文学本身。

  • 温和讲述世界的早熟一代——对“90后”创作者的印象

    作者:艾翔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够看见矛盾的事物、复杂的人性、纠结的情感和困顿的人生,但所有的不利点和消极面并不造成自我与世界严格的对立,事情也远没有到达不可解决、无法挽回的地步。

  • 微小的精致与宏大的缺失——论“9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

    作者:张琳琳; 房伟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过于微小的现实描写使得'90后'作家走向了'微观现实主义',是放松的、微小的、精致的,却丧失了探索宏大问题的能量,失去把握总体性、宏观性问题的能力,这成为'90后'写作的通病。

  • 面对传统的优势与不足——“90后”写作现状浅析

    作者:张颐雯 刊期:2019年第04期

    他们的作品更多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方式之上,延续着传统的写作路径和表现方式,缺少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元素、新表达,在他们新鲜的气息中尚没有看到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超越之处。

  • 在纪实与虚构之外——从“非虚构”的概念悖论说起

    作者:赵牧 刊期:2019年第04期

    '非虚构'几乎'非'掉了一切,但它却自由地游走于不同的文体之间,而不需要承担这些文体的历史负担。但问题是,'真实'呢?我们既不敢说'非虚构'与'虚构'的对决中有多少胜算,比之'底层写作',也很难看出究竟哪一个更真切地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的乡土现实。

  • 主持人语

    作者:张慧瑜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近些年,'非虚构'写作成为一种有社会影响力的文体,不仅出现了一批如梁鸿、黄灯、阎海军、王磊光等'非虚构'作家,而且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爆款'的文章多采用的是非虚构方式。这种带有纪实、社会调查和揭秘色彩的文体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时代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

  • 论“非虚构”写作的发生机制

    作者:王磊光 刊期:2019年第04期

    '非虚构'作家走出了'回归个人'的狭隘创作观念,积极分享这个时代的重大主题,并且其书写大大超越了传统严肃文学反映现实的速度,这些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 “非虚构”写作的勃兴与趋向

    作者:阎海军 刊期:2019年第04期

    '非虚构'从调查采访到写作,必须注重共在、共鸣、共识。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角关系,只有让它们既是做法也是目标,既是过程也是结局,才能促成一部好作品的诞生。

  • 文化的自信与自信的文化——从社会价值论的角度看

    作者:庞井君 刊期:2019年第04期

    定位我们自身的文化形态,观照自身,进行中西古今的文化整合,面向未来进行新的文化创造,需要更开阔的视野,以新的文化坐标审视自身。今天中国的文化发展需要大力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建构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个体系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等同于中国过去的传统文化,需要当代中国人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它可以...

  • 《“中生代”诗歌研究》

    作者:刘波; 江文 刊期:2019年第04期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作为当下先锋诗歌写作的中坚力量,'中生代'诗人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刘波教授的《'中生代'诗歌研究》,即为一部研究中国大陆'中生代'诗歌的专著。作者从两方面集中探讨了'中生代'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 表演:开发潜力和释放天性

    作者:何美; 冯远征 刊期:2019年第04期

    '戏比天大',不应仅仅是人艺的一句口号。演员有时候还真的需要拿命去做。需要这种职业精神。开发表演潜能必须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同时要有想象力。每个演员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背景、阅历不同,做老师要因材施教,而绝不是用一个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

  • 平庸化写作的伦理黑洞——文学现场迹象谈

    作者:王朝军 刊期:2019年第04期

    '哇,这个好.这个好.!这个是真的好.!.'好久没听到如此这般发自心底的声音了。大概率的表情是颔首或故作思索状,让对方摸不着头脑。那就成,目的达到了。对得住别人的沉默,总比对不住自己的张口看起来柔软,不伤人。我一般是不愿意伤人的,尤其是面对作者的眼神。这眼神里有期待。尽管他可能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庄严宣誓:评不评是你的事,你说好不好关我...

  • 纪录片创作中的“作者”意识——张以庆纪录片研究

    作者:司徒兆敦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群体中,张以庆导演是值得研究的一位。我们对有特色的纪录片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不是要树立一种风格和创作方法,而是要研究多种纪录片创作风格及创作方法,推动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发展。在一次纪录片讨论会上,有观众问:在纪录片创作中究竟客观性重要还是主观性重要?张以庆毫不犹豫地说:既然是作品,当然是作者最重要的,纪录片是...

  • 好风凭借力——湖北省第二届篆刻展漫观

    作者:王祖龙 刊期:2019年第04期

    当下,展赛是展示篆刻艺术创作成果的重要形式,湖北篆刻创作群体的创作状态,也主要通过展赛方式体现。与往届相比,湖北省第二届篆刻展无论是策展导向、参展规模,还是作者队伍的结构层次都有了明显变化。策展学术指向明确,重视对传统经典的深研,倡导篆刻回归传统本位,紧扣时展脉搏,彰显艺术品位和文化特色。这一导向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