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杂志简介:《长江文艺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8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乡村主题创作研究、建党百年·热播剧《觉醒年代》透析、圆桌会、聚艺厅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国际刊号:2096-2460
国内刊号:42-188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787
总被引量:207
H指数:6
  • 主持人语

    作者:刘艳 刊期:2019年第02期

    这个专栏开设得真是恰逢其时,正好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启动期间。在众多的文学评奖当中,茅盾文学奖无疑被视为最高荣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评奖是政府积极推动的一项制度化的文学生产激励措施。毫无疑问,成功的文学评奖能有效地引导创作。茅盾文学奖既体现了文学对自身审美特性的自主性诉求,也折射出了一定的时代印痕。对于前九届...

  • 历史辩证法与“革命中国”的再书写——重读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曹霞 刊期:2019年第02期

    《冬天里的春天》是李国文'归来'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并于1982年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一个颇有意味的悖反现象是,近一二十年来,关于'茅奖'的批评之声不断,但在获奖迄今的近四十年里,《冬天里的春天》和部分同届获奖作品又是寂寞的,关于它们的评论寥寥。

  • 历史叙事的转换与原型模式的开启——重评凌力的历史小说《少年天子》

    作者:王姝 刊期:2019年第02期

    1988年,凌力的《少年天子》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为当代历史小说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标志着从农民起义到帝王将相的历史叙事转换,也应和着改革时代的巨变,通过文化冲突的多重反思与深刻的历史理性思辨传达了'盛世'期待。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在长篇史诗的架构中,以充满历史感的民间小历史开启了诸多历史原型模式,影响了当代历史小说的发展。

  • 《陈美兰文集》

    作者:江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陈美兰文集》,陈美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陈美兰教授的三卷本《陈美兰文集》,收录了她近四十年来重要的文学评论、随笔、序言、访谈与对话、口述史等。本书内容丰富,既有对文学创作现象的考察,也有对文学思潮和文学史的研究,既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判,也有针对文化现象的反思,以及灵性的抒发,具有史家的宏阔...

  • 挽歌与寓言——重读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作者:胡传吉 刊期:2019年第02期

    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和《无字》先后获得过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张洁的创作一开始就能够脱颖而出,固然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潮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她有着非常强烈的美学自觉、情感诉求与人文意识。这使张洁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具体时代及文学思潮的局限,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 语言艺术的归宿

    作者:张炜 刊期:2019年第02期

    语言,不只是一个使用工具,还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的母亲,支撑了一切。它的末路,会演变为整个人类的危机。生命对健康、对美与力的执着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其创造力、表达力以及创造的那种欲望,至始至终伴随着,只要生命还在,人类对语言艺术至美至高的追求就不会死亡。

  • 《思想的面相》

    作者:江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思想的面相》,聂运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聂运伟的新著《思想的面相》,收录了三十余篇学人访谈、学术论文和思想随笔。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近些年对海内外的数位学人(胡经之、邹贤敏、冯天瑜、张少书、陈少明、万俊人等)做的访谈与对话,涉及美学、历史、文化、哲学、伦理学等不同领域.

  • 完成一个对自己的许诺

    作者:舒晋瑜; 韩少功 刊期:2019年第02期

    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不过,比如标准之一,我归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生活与文学好像是两回事,把它们变成一回事,像一个物理学里的莫比乌丝纸环,两面变成一面,会有什么效果?如果把文坛比作武林,韩少功属于'高手'。这种高,不只是写作技巧的高,也不以作品数量取胜,而是就思想和笔力所抵达的境界而言。

  • 风光背后潜伏的危机——聚焦“学术明星现象”

    作者:周思明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一新世纪之初,一位名叫于丹的北师大女教授曾风靡全国。她在央视的讲座知名度可与因《品三国》扬名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相抗衡,据说于丹的《〈论语〉心得》专题讲座曾一度仅次于新闻联播的收视率。然而,于丹后来出国讲学闹了笑话,上课被轰下了台。

  • 视觉空间中的性别关系——基于三则文本的互文解读

    作者:尹小玲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一、互文解读的可能性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莉思蒂娃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

  • 新世纪江汉路景观中的空间生产

    作者:黄阙 刊期:2019年第02期

    江汉路,对于武汉人,特别是对于老汉口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江汉路片区那些原汁原味的或古典或现代的老建筑,那些勾连起老汉口人往日生活记忆的'热干面''挑水工'等铜像,串联着这个城市几百年的跌宕潮涌,铭刻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关键时刻,也让观者心中升起一些疑问:这个地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在什么时候,被哪些人建成?它曾经是一个...

  • 《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作者:江萍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孟君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8年6月出版武汉大学孟君教授的专著《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将作为'根本范畴'的电影空间视为电影的重要叙事元素和表意元素,从史的角度考察了空间叙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发展脉络,梳理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小镇和乡村三种叙事空间各自独立而完整的发展史.

  • 长江元素的文学表达

    作者:青屏 刊期:2019年第02期

    对处在重大转型期的当下中国而言,研究长江元素的文学表达,是基于历史使命的文化寻根,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本土关怀,更是基于生态文明的未来考量。'长江元素的文学表达'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何为'长江元素',二是如何'文学表达'。这个话题具有浓郁的呼应国家战略规划和时代主旋律的色彩,它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是有可能为之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当...

  • 於可训的文学根柢与学术成就

    作者:毕光明 刊期:2019年第02期

    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力量的地理分布,北重南轻,成就高的学者基本上汇聚在北方。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组织结构为例,现任会长是白烨,副会长程光炜、陈晓明、陈思和、陈福民、孟繁华、吴义勤、於可训、贺绍俊、阎晶明、张志忠、张清华、乔以钢,除了陈思和与於可训,几乎都在北方,集中在京津地区。如果说,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力量南北还相对均衡,华东...

  • 网络与新文类

    作者:昌切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十年前,唐小娟在武汉大学文学院完成并提交一篇题为《新文类探析》的博士学位论文,顺利通过答辩,随后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那个时候研究网络文学的人还不多且大多研究集中在讨论网络文学的一般问题,即新兴的网络文学与传统的纸媒文学有什么区别,网络文学有着怎样的性质,网络文学以什么样的方式运行……很少有人关心网络写作(网络叙事文学)本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