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杂志 北大期刊

Changjiang Literature & Art

杂志简介:《长江文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3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再发现、好看台_短篇、好看台_中篇、再回首、锐青年、推手推、翠柳街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0528-838X
国内刊号:42-1037/I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4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3895
总被引量:300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183
  • 喜鹊

    作者:韩文戈 刊期:2018年第12期

    秋天的喜鹊站上快要落光叶子的白杨枝,头它用粗嗓门不停地对着我大声叫,就像从前在故乡,一群熟悉我的大喜鹊、小喜鹊,反复飞过我们村庄的屋顶,从这棵树到那棵树,它们追着我的脚步,正如我跟我的伙伴们,在秋天,在父母的土地上,所看到的那样,就像在海上,南十字星悬在南半球水手的头顶。

  • 旧姑娘

    作者:姚鄂梅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今天,我要陪妈妈去医院,她得去做个手术。她的乳腺出了问题,不得不切掉它。昨晚,她脱掉上衣,让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她指着左侧那一只说:就是它给你的第一口奶。接着她告诉我,如果她是个左撇子,我的第一口奶可能吃在右侧,但她不是,除了出生后的第一口奶,以后每天每天的第一口奶,我都从左侧开始。

  • 人有多少种死法

    作者:阿宁 刊期:2018年第12期

    在他前边有三个病人,最前面是个老太太,冲群主任唠叨说儿媳妇气着了她,嗓子里窝着个大疙瘩,上不去下不来,好像是来找群主任评理的。群主任说:不跟他们小辈儿一般见识。群主任是好大夫,好大夫像幼儿园老师。

  • 翠鸟

    作者:李东文 刊期:2018年第12期

    暑假开始后明生玩疯了,不是上山挖洞逮兔子就是下河摸鱼捉黄鳝,每天都不带重样的,时不时地还能弄点什么给家里改善伙食。他有一对沉默寡言的父母,不怎样唠叨他,所以他自小就非常独立自主,像个野孩子似的到处乱跑,到处闯祸,给父母惹麻烦。伯母说明生是全村最反叛的孩子,挨多少揍都不会觉醒。伯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爱用明生难以理解的新词。

  • 灼青记

    作者:范宁 刊期:2018年第12期

    不像北方话,谭州话里没有“爷”。人老了,一律喊“爹爹”,读音类似于发嗲的“嗲”。要说“嗲”,这就不酷了,没气场。谭四爹却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他总是威风凛凛,目不斜睨。四爹喜欢搬一条横案、一把太师椅,在后院中央坐定。藤蔓环绕,紫萝和爬山虎纠缠在一起,顺着墙到处爬,盛夏时节,半墙暗香半墙青。

  • 梨花墓园

    作者:女真 刊期:2018年第12期

    春天来了,带上茶水和三明治,我又到北陵来,与梨花约会。梨花开在大梨树的枝头,大梨树在北陵公园靠东面的林子里,游人一般不来这儿,要从一条不起眼的小土路拐进去走六七分钟,在林子深处。梨树花期很短,我在记事本上写着花开的日子,每年都来写生,可谓一年一次的秘约。从来没人买我梨花。一般人更愿意为牡丹买单,花开富贵,喜庆,吉利。

  • 小楼来客

    作者:深秀 刊期:2018年第12期

    文可兰得了三哥文可全的旨意,打开了老猪圈的矮木栅。两头浑身污泥的猪走出,一前一后,步态悠然。进圈时,它们还是小猪仔,半年过去,都长成健壮的猪青年了。它们恐怕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会有乔迁新居的运气。一般的猪,只有在屠宰的那天,才会哀嚎着被强行拖出,直接迁往地狱。这两头猪,今天却有好去处:水泥砖墙的新猪圈。新猪圈不但新,而且不渗...

  • 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马原 刊期:2018年第12期

    1平行但是不同每个人都有一双眼,每双眼里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人都信赖自己的眼,以为自己眼里的世界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以为别人看到的也是一模一样的世界。其实不一样。不错,是有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比如张三看到了李四走过去,王二麻子也看到了。李四走过去成了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且得到了张三和王二麻子的共识。

  • 太和千秋

    作者:祝勇 刊期:2018年第12期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镇三十八岁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或许七年囚徒生涯让朱祁镇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悲悯之心,他在遗诏中,废除了野蛮的宫妃殉葬制度(明英宗以前,凡是被皇帝临幸过而未生育子女的嫔妃,都要在皇帝死后为皇帝殉葬),让明朝的“政治文明”前进了一大步,被后人誉为“盛德之事”①;对于建文帝的后代,他也“宽大处理”,下...

  • 平原上的风(9首)

    作者:韩文戈 刊期:2018年第12期

    每座隆起的土丘旁都有一棵,看到或看不到的树木,也深埋着一只走累的旧钟表,尘土是最后的抹布,抹平时针秒针间的缝隙,每一只挣脱地面、抬到半空的马蹄,都提着一盏马灯,来照亮那匹奔马的路,它又制造吹灭火烛的大风.

  • 这一切将妙不可言(11首)

    作者:张萍 刊期:2018年第12期

    不可避免的行人匆匆经过广场时,我们交谈。多好的天气啊。一点点音乐。一点点风。要是人们相爱,在人湖涌动处拥吻。就完全符合这样的浪漫。我没有丧失清醒。作为旁观者,看着衣着光鲜的乞丐、兜售祝福的老人、装着麦芽糖的自行车……缓慢地向我走来。

  • 回家辞(10首)

    作者:周春泉 刊期:2018年第12期

    推开门,看见灶膛已生起柴火,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趁家还在,还有由头,我要回去,种一些块状植物,让自己重新回到曾经的瓦舍和田园,为将那些已经发霉的人和事,一点一点地点燃,我要给老人们带一些糕点和糖果,让那些藏在墙洞里的故事,从缺牙的缝隙里漏出蜜样的甘甜.

  • 贤者的情怀

    作者:方志凌 刊期:2018年第12期

    “圣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尊崇的社会表率。“圣”实际上是高不可攀的——除了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圣王”,孔孟这样的“至圣”、“亚圣”,当世而称“圣”的就只有皇帝了——所以,“贤”就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理想人格的化身。

  • 乡之味

    作者:谢伦 刊期:2018年第12期

    家乡的滋味也就是童年的滋味吧,我生在乡村,因而我童年的滋味就显得格外的原始而纯粹:简单的米面饭食、家蔬,以及极少见到的荤腥,再就是野菜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缺衣少吃,野菜也和家蔬一样珍贵。说到野菜,我至今还记得在雪窝窝里挖荠菜的情景,脸被冻得麻木,清鼻涕止也止不住流。

  • 陌生人

    作者:江冬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从跨进店里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选对了地方。座位都像是从老式火车上搬来的,背靠背,绿色的椅套,每个位子上可坐两人。每张原木餐桌上都垂下两个罩形的吊灯。几个挂满绿萝的木架,将大厅里分隔成好几个空间。与大门相对的尽头,是一整面玻璃墙。沿着玻璃墙只摆放了一排座位。那儿还只有一对情侣模样的人,在差不多是正中的位子上相对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