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杂志 北大期刊

Changjiang Literature & Art

杂志简介:《长江文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3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再发现、好看台_短篇、好看台_中篇、再回首、锐青年、推手推、翠柳街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0528-838X
国内刊号:42-1037/I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4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3895
总被引量:300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183
  • 春天绝句

    作者:黄斌 刊期:2013年第03期

    什么是一夜春风啊 最直接的 可能也是最隐晦的 我站在开得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里 领受这穿着统一制服的春天的行刑队

  • 豹子沟

    作者:陈应松 刊期:2013年第03期

    "好,你们等着。"小青年说这话时已经迈出了小卖部,快速地走了。烂眼来不及插嘴,事情就已经发生了。这像是必然。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他回答呢?没有如果。他的意识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走!"我们赶快走!"他们,他,他,他,三个人。三个人都比较瘦,都不高,不好区分。一个门牙上有黄斑;一个眼睛发红,估计有角膜炎;一个还不到二十岁,长得秀秀气气的...

  • 隐者考

    作者:徯晗 刊期:2013年第03期

    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年轻学者,在他风华正茂的时期突然选择从人们的视野消失,成为一个无人知晓的隐居者,这是何为?微博我开始关注高阳教授是在半年前,那时我的写作已经陷入困顿,我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还能写什么,什么才是读者感兴趣的。事实上,

  • 叶村有事

    作者:阙迪伟 刊期:2013年第03期

    我站了起来。此时,女眷们的哭天嚎地声,跟丝弦崩断一样戛然而止;表情由悲痛转换成淡漠,也在瞬间。我这才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她们竟然不是表嫂和侄女们,而是些陌生女人。快到叶村时,我正纳闷四周的悄静,村里突然炸起铜管乐和鼓手班的嘈响,你吹你的调,他奏他的曲,把个叶村天空搅得跟打仗似热闹。我松下口气,庆幸总算没耽误给舅舅送葬,不然在...

  • 《册页·秋》张广慧 独幅版画33×630cm2009年

    刊期:2013年第03期

  • 消失的领袖

    作者:王明明 刊期:2013年第03期

    我想,K哥自己也无法想象他脱掉军装是什么样子,就像那些演老革命军人的电视剧一样。我发现,我对K的想象,总是那么悲壮、那么浪漫,那么不具有这个时代的时代性。1秋去冬来,我在这个不大不小的邮政部门也混了一段时日。单位一年一度的贺卡营销攻坚战打响的时候,我恨不得变成一只小龟,把头缩进硬壳壳里,不管外面的纷纷扰扰和风吹雨打。这不是欺负咱...

  • 为不死之葬送

    作者:段以芩 刊期:2013年第03期

    不忍池中,雨颗惹乱水面。旁边的寺庙,辩天堂,石阶也总是濡湿。边边角角,幽藏新苔。眼前的池塘,当然不是不忍池,但很相似。坐在车厢内,隔着白帘子,不忍池一下就不见了。忍不住,还要回头看看。初章不忍池不忍池·节一今当与汝说爱根本枝叶滋蔓。——出曜经·卷第二十六今天,暖雨一阵儿酥。,细密绵蒙,紧盯几分钟,便弄得心内酥麻。春末,雨水一直稠密。...

  • 刘震云:我是中国说话最绕的作家吗

    作者:范宁 刊期:2013年第03期

    刘震云1958年出生,河南延津人,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后当中学教师,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农民日报》工作。1982年开始创作,代表作有《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等。2011年凭《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

  • 诗空间

    作者:张执浩 刊期:2013年第03期

    我依然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戴河海滨,大解迎风而诵的那一幕。那个颀长削瘦的男子多年以后依然保持着丰沛的创作激情,无论是长达16000多行的"东方史诗"《悲歌》,还是近作《叙事》,都无一例外地融入了他对北方燕山那片土地的深沉情感。大解是一个用纯正的气息、金属般的音质来为天地、山水和人生发声的诗人,读他的诗你能体会到一种乱世幻境里...

  • 纯净的力量(7首)

    作者:黄斌 刊期:2013年第03期

    九宫山无量寿寺闻僧闲话 两位青布僧衣的僧人 一老一少走在我的前面 山间黑色的碎石路上溅满了暗绿的鸟粪

  • 有请流星(11首)

    作者:杨章池 刊期:2013年第03期

    最好的时刻 五月花香,敲打着 空空的头脑 像十年前,一百年前一样。

  • 绘事后素

    作者:胡莺 刊期:2013年第03期

    "绘事后素",源于先秦典籍《考工记》,载:"凡画绘之事,后素功。"意思是:凡绘画,先上五彩之色,后施加白粉(素)之饰,以衬托画面之光鲜。也有工序上完全相反的一种理解:凡绘画,先有素粉之质地,然后施加五彩。总之,这是一句记述手工艺制造技术经验的话,并非今天所讲的涉及各种观念和思想内涵的"绘画"与"艺术"的概念。

  • 变了调的夜莺在歌唱

    作者:张永久 刊期:2013年第03期

    1962年至1965年,周瘦鹃给远在香港的六女儿周瑛写了59封信,后在香港《大公报》连载,1995年由新华出版社结集出书,书名《姑苏书简》。书有两篇序,第一篇序作者邓伟志,第二篇序作者贾植芳。邓序中说:"在鸳鸯蝴蝶派名声大振时,年仅21(岁)的‘言情大家’周瘦鹃出版了呼吁抗日救亡的《亡国奴之日记》,销行了几十万册。接着周瘦鹃又写了一部《卖国...

  • 莫言了不起之种种

    作者:刘再复 刊期:2013年第03期

    之一:莫言是文学英雄郭靖2012年底,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于诺奖非凡的世界影响力,莫言能获奖所引起的各方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不过,正常的争议应在"审美判断"的范围内进行,即讨论其文学水平是否名副其实。但目前对莫言的争议中却设置了太多的"政治法庭"与"道德法庭",指责莫言为"乡愿",就是一种严酷的、肤浅的、带...

  • 回到文学的莫言

    作者:王尧 刊期:2013年第03期

    即便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结束以后,讨论莫言、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仍然是一个难题。这是一个太久远的期待,太遥远的梦想。从鲁迅到老舍再到沈从文,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其中灌注了太多的寄托,也纠缠了太多的非文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