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杂志 省级期刊

Yangtze River Series

杂志简介:《长江丛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5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中外文学、文艺视野、百家评论、语言研究、文化探析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7483
国内刊号:42-1853/I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28382
总被引量:2918
H指数:9
平均引文率:0.0759
  • "牧驼人"通往"驼"的悲悯之路——以身份认同理论分析漠月的《父亲与驼》

    作者:许童星; 吕颖 刊期:2019年第18期

    身份认同的实质是生命个体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自然之关系中对自我的关系归属、本质特征和生命意义等的接受、确认和赞同.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人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统一个体,他被赋予理性、意识和行动能力,……自我的根本中心是人的身份认同."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体,其核心和根本就在于主体自我的身份认同.本文试图用身份认同理论浅...

  • 金庸小说中的悲剧英雄结局研究——以乔峰、陈家洛为例

    作者:李芸 刊期:2019年第18期

    论文以金庸的经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为研究对象,综合诸多金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英雄的家国背景以及自身性格入手,来对其结局进行研究.文章还结合金庸先生的生平、创作愿望来研究这些英雄人物结局的意义.

  • 论《橘颂》对初盛唐咏物诗的感化

    作者:周仁富; 汪祎琼 刊期:2019年第18期

    《橘颂》以五言为主,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咏物言志的诗歌,对后世诗人借物言情的诗文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橘颂》从缘情咏物到缘物抒情,表达了屈原矢志不渝,独立不迁的忠贞爱国之志.唐诗作为中国诗学的巅峰,后人虽望尘莫及,但是唐诗的繁盛不免受到先秦诗风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橘颂》与初唐咏物言志诗风的关联性,探讨二者之间的溉染关系.

  • 浅析《说文解字》"山部"字的文化意蕴

    作者:蔡宇莎 刊期:2019年第18期

    本文将《说文解字》中的"山部"字分为部首字、山的地理特征、山的地理名称等三大类.然后,在每一类里选取典型字进行分析,挖掘其文化意蕴.

  • 舞厅内外——穆时英的"逃离都市"之旅

    作者:谢慧娟 刊期:2019年第18期

    穆时英在结束早期《南北极》对普罗小说技巧的实验后,将目光转向了都市题材.舞厅与城郊作为穆时英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空间场景,由于反复刻画带上了抽象概念色彩.其中对不同空间中女性形象塑造以及男性心态描写的差异,暗含的是作者意图"逃离都市"却难以实现的失落情绪.以往研究偏重于这位"新感觉派圣手"的洋场勾勒和摩登感觉,更少关注他的郊外布景...

  • 《呼啸山庄》与《简·爱》的哥特写作风格之比较

    作者:刘艺璇 刊期:2019年第18期

    《呼啸山庄》与《简·爱》因充满神秘和超自然色彩的情节,常被归为哥特小说.本文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三个角度,比较了两部作品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 规训权力视角下《抄写员巴特比》中的权力机制解读

    作者:宋平平 刊期:2019年第18期

    《抄写员巴特比》是19世纪著名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之一.文章从米歇尔·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视角解读小说中的权力机制以及主人公巴特比的反抗,从而揭示规训社会中权力的运行机制及其本质.

  • 评价理论下态度子系统的生态话语分析——以《老人与海》为例

    作者:朱斯雨 刊期:2019年第18期

    近年来,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科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语言学家们也不断尝试从生态话语分析角度研究语言背后反映的社会和生态问题.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框架下,对海明威的经典著作《老人与海》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讨小说中呈现的生态关系以及生态启示,以此进一步唤醒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从爱情视角看《红与黑》中于连的自我实现

    作者:彭春花 刊期:2019年第18期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于连和市长夫人、侯爵小姐的爱情纠葛为线索,主要讲述了小业主的儿子于连,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跻身上流社会,以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深刻揭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

  • 汉代自然审美意识对中国审美意识史的意义

    作者:胡洁 刊期:2019年第18期

    魏晋时期的艺术精神引领了中国历代的艺术思想、美学理论及艺术实践的历史走向.从思想渊源而言,汉代自然审美意识中崇尚自然审美意识中所蕴涵的美学精神与魏晋审美意识不无关联,是魏晋时期艺术实践中的写实与写意的美学境界和手法的具体化现.汉代崇尚自然而然的审美意识更是中国人审美趣味、境界等审美意识的特征在历史中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

  • 浅谈雕塑语言的构成要素

    作者:李鹏克; 姚禹 刊期:2019年第18期

    研究雕塑语言的构成要素以及提升雕塑作品的表现张力.通过对比分析"一般雕塑"与"特殊雕塑"的异同寻找雕塑语言的构成,最终归纳汇总得出构成雕塑语言的基本要素.雕塑语言不单单只代表雕塑的外在形象,还包括雕塑题材内涵以及雕塑创作者的情感等构成要素.在一件雕塑艺术作品的雕塑语言表达中,题材内容、造型结构、肌理表现等元素固然重要,但情感的...

  • 早期中国水彩插画中的装饰性趣味研究

    作者:李静珊 刊期:2019年第18期

    如果说,用水来调和颜色而绘制出来的绘画,可以称之为水彩插画,那么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上的图画,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水彩插画了.无论是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还是庙底沟类型的鹤鱼石斧陶瓮,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以及半山类型的菱形网纹壶和马厂类型的蛙纹瓮,它们都绘有装饰性的纹样,大多绘有与原始图腾崇拜有关的图案,这都是我国原始...

  •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融合

    作者:康少华 刊期:2019年第18期

    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虽然当前人们对于这两者的关系认识不足,不过在实际声乐表演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的紧密.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够促使人声与琴声的完美结合,尤其是钢琴具备着双重身份,进而在某些方面能够对歌唱者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

  • 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作者:黄晨 刊期:2019年第18期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作为音乐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价值及现实困境,研究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吕方圆 刊期:2019年第18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音乐作为陶冶情操培养艺术修养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一直是不可取代的,小学音乐课程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开端,应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音乐学习找到精神寄托,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养成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