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杂志 省级期刊

Yangtze River Series

杂志简介:《长江丛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5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中外文学、文艺视野、百家评论、语言研究、文化探析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7483
国内刊号:42-1853/I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28382
总被引量:2918
H指数:9
平均引文率:0.0759
  • 新诗的“百年情结”可以休矣

    作者:罗振亚 刊期:2017年第22期

    整数心理几乎早已内化为许多国人典型的集体无意识。这种现象的形成说来一点也不奇怪,一爿小店、一家企业到了年终岁尾,恐怕还需要进行一番盘点,计算统计盈利亏损的数额情况;一个人活至而立或者知天命之年,都会不自觉地回味一下生命的来路和滋味;中国新诗磕磕绊绊,一路坚韧地走来,即将触碰到百年的界标,自然更应该认真总结成败得失和经...

  • 关于陈应松长篇小说《还魂记》

    作者:黄孝阳 刊期:2017年第22期

    陈应松的《还魂记》我读过三次。第一次读的是电子文档,脑子里是图书编辑的几个维度,看了一半,嘴里情不自禁冒出一句话,这书够资格进入“当代小说经典”,然后就怕,怕这后半部散了。这种感觉异常古怪,又不好受。一方面不敢往下读,担心不过“半部杰作”;一方面不舍得往下读,知道这是好东西,得慢慢品。结果还是一口气读完,读毕,没管住...

  • 当代著名作家陈应松

    刊期:2017年第22期

    陈应松,1956年生,湖北公安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太平狗》《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最后的舞蹈》等60余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小说...

  • 《还魂记》:陈应松的“杖乡变法”与“黑暗美学”

    作者:沈杏培 刊期:2017年第22期

    陈应松的文学历程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在璨若星辰的当代作家队伍里,陈应松称得上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学地理标识的实力派作家。他的诗一样的文学语言,使他备受赞誉的“神农架系列”,被各种选本当做佳作收录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等篇,无疑都彰显了这个荆楚大地文学英才的才情和风格。2015年,诡谲奇异的《还魂记》出版,从该书的...

  • 令人惊讶的《还魂记》

    作者:惊涛 刊期:2017年第22期

    小说对于生命存在的探索,一直生生不已。虽然时有代序、地有分野,令作家作品气象不同,但若论对生命的思索与表达,生死无疑是首选范畴。而恰恰是这个范畴,让许多作家望而却步。因为就小说而言,生死不只是生命存灭的自然流程,还是作家是否有所发现、能否为天地立心的考验;同时,作品表达形态是否捐弃固有范式并贡献了新质,也是文学发展图...

  • 野而雅的还魂——陈应松《还魂记》读札

    作者:顾星环 刊期:2017年第22期

    一、想象获得意义除题材涉及“鬼事”外,文学媒体信手拈来的“现实版《聊斋》”、“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等标签于《还魂记》并不相宜。它的序言自称“本人”无意间发现一本“野鬼所作”的手记,“文字荒谬不经,颠三倒四。带回武汉后稍加润饰,每段文字附上小标题,公之于众,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仅此而已”。与《聊斋志异》序言锥心沥血地将“...

  • 晓苏鸡年小说述评

    作者:吴平安 刊期:2017年第22期

    鸡年刚过一半,晓苏已在《作家》《天涯》《花城》《钟山》《长江文艺》等各大名刊发表短篇小说8篇,这预示了2017将会成为晓苏小说的一个丰收年。我跟踪阅读晓苏小说十余载,每当他有新作问世,我都会及时阅读。读了晓苏鸡年已发的八篇小说,我感觉到,作家对中国乡村一隅的跟进式观照仍未停息,对生活的思考和形式的探索仍末停息,对油菜坡这...

  • 生命意识与悲悯情怀——评普玄中篇小说《日落庄园》

    作者:雷登辉 刊期:2017年第22期

    普玄是湖北中青年作家群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佼佼者。他的中短篇小说散见于各大主流文学原创期刊,并多次被文学选刊选载。同时,普玄还获过“屈原文艺奖”、“湖北文学奖”和“《小说月报》‘百花奖’”等众多文学奖项。与其他文体相比,普玄的中篇小说创作势不可挡,在近年来表现出更加坚韧持久的创作活力,一篇比一篇精彩,一篇比一篇更富有艺术...

  • 红尘背后的精神旷野——读周闻道散文集《红尘距离》

    作者:李伯勇 刊期:2017年第22期

    一以《暂住中国》《国企变法录》和新近创作的《重装突围》为标识,周闻道是一位高举在场主义旗帜,对当下现实进行“在场·去蔽·敞亮·本真”地深入勘探,有着巴尔扎克式“社会书记”成色,更有着自己创作特色的作家。这几部长篇社会纪实作品,在揭示生活真相的同时,也衍展着社会意义上的个人心灵纪实,具有社会生活的广度,也有着个人心灵的深...

  • 越过千山万水——读王安忆中篇小说《向西,向西,向南》

    作者:刘晓闽 刊期:2017年第22期

    “向西,向西,向南”是这篇小说的名字,也是小说中两位主人公漂泊的生活路线。王安忆在创作谈中说,“起名《向西,向西,向南》,有一种出征的豪气,雄赳赳的……”,而这样一种表面看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似的出征,一下子就跨越了千山万水,成就了主人公陈玉洁与徐美棠一段“仿佛三生石上重逢”般的姐妹情义。人格面具下...

  • 真无观对话:犬儒主义盛行,文学批评何为

    作者:魏天真; 魏天无 刊期:2017年第22期

    真:就是在不久之前,当我看到人们谈犬儒主义,把那样的人和现象叫做犬儒主义的时候,我都还很疑惑的。因为我对于犬儒主义的了解,仅限于第欧根尼这个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和他那些流芳百世的段子,凭那些传说我以为最起码他是一个不从流俗的人!为什么现在人们会把那些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人事以犬儒相称呢?所以我专门研究了一番,原来,现在...

  • “寻找真实的多样与可能”——2016年湖北短篇小说印象(上)

    作者:叶李 刊期:2017年第22期

    在反本质主义的思潮早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力图以对具体时间范畴之内数十上百篇短篇小说的阶段性阅读来提炼出某种本质性特征而综而论之、统而述之、概而言之无疑是危险的,一定批量的小说也不是“切糕”,批评的大刀一下,边缘清晰整齐的切面就能将彼与此,整体与部分、局部与局部的关系料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界限...

  • 诗意正在返回日常的“人间”——2016年湖北诗歌综述

    作者:刘波 刊期:2017年第22期

    2016年的湖北诗歌,与过去相似的是,诗人们还是立足于向内挖掘,恪守诗歌写作的常道,这是根本;而与往年不同的是,有些诗人意识到要向外拓展,在靠近诗艺的同时,也要随着时代的美学变化而寻找新的生长点,比如举办双城诗会、武汉诗歌节和地铁朗诵会,参与全国性的诗歌交流,通过自媒体输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诗人们并非刻意制造湖北诗歌繁荣的...

  • “70后”小说家漫评

    作者:荣光启 刊期:2017年第22期

    这个专栏旨在关注当代中国“70后”作家的写作,这一辑里有冯唐、朱文颖、李师江、路内和张志明,他们都是当前中国非常重要也为许多读者熟知的小说家。“70后”一代人有自己的成长历史与文学传统。“70后”在叙述自己的故事及表达对时代的关怀时,注定与前面一代人(“60后”或曰“晚生代”)及后面的“80后”整体上大有区别。有评论家在论述他...

  • 追寻之迷与生存之困:路内小说印象

    作者:曹露丹 刊期:2017年第22期

    一、成长一九九一年,我还不会走路。路小路高中毕业。没有任何一间大学收留他,他进了化工厂。从此,他的青春充斥着化工原料的异味,流氓阿飞的打斗,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爱情和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对于风云变幻的九十年代,尤其是最初的几年,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我,甚至都算不上是吃瓜群众。而陈水生已经走过了他人生大半的旅程,妻子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