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杂志 省级期刊

Yangtze River Series

杂志简介:《长江丛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5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中外文学、文艺视野、百家评论、语言研究、文化探析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7483
国内刊号:42-1853/I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28382
总被引量:2918
H指数:9
平均引文率:0.0759
  • 我写《王城如海》

    作者:徐则臣 刊期:2017年第13期

    这部小说是个意外产物。照我的写作计划,它至少该在三年后诞生。《耶路撒冷》写完,我就开始专心准备一部跟京杭大运河有关的长篇小说。这小说既跟运河有关,运河的前生今世必当了然于胸,有一堆资料要看,文字的,影像的;以我的写作习惯,从南到北运河沿线我也得切实地走上一两趟,走过了写起来心里才踏实;小说的一条线在1901年,这一年于中...

  • 关于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作者:刘川鄂 刊期:2017年第13期

    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的出版,是2017年春中国文坛的盛事。专题研讨会接连召开、传媒采访接二连三,名家称赞、读者踊跃、好评如潮。很久没有读到如此震撼人心的散文了,这是我和很多读者共同的感叹!本刊约请了省内外评论家撰写了一组文章,推波助澜,再掀高潮。

  • 当代著名作家李修文

    刊期:2017年第13期

    李修文:1975年8月生,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两部及中短篇小说多部,现在武汉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2017年1月出版散文集《山河袈裟》。

  • 行吟大地,赶路人间——读李修文的《山河袈裟》

    作者:李兴阳; 李玲玲 刊期:2017年第13期

    湖北作家李修文是一个写作的多面手,写过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也编过电视剧。李修文的长篇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是其“少作”,以残酷青春为主题,多少有些已经落幕的中国先锋的审美气息。李修文的影视剧创作,最成功的是电视剧《十送红军》,革命与人的双重叙事,使这部主旋律电视剧有了别样的艺术气息。李修文的散文创作,大都辑录...

  • 行旅中的思想絮语:《山河袈裟》的关键词论析

    作者:阳燕 刊期:2017年第13期

    李修文曾以小说家的身份被大家熟知。“经典戏仿”是李修文步入文坛的第一个重要阶梯,“浪漫言情”则是其创作履历上的另一块金字招牌,它们张扬、锐利、纯粹、孤绝,蓄满青春的激情,共同形塑了李修文的小说形貌,也充分展现了小说家李修文的文学才情与个性风格。正当其小说获得口碑与市场双赢局面的时候,李修文对自己“日复一日地成为滑翔”...

  • 在岁月的长河里悟道修行——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解读

    作者:江河 刊期:2017年第13期

    李修文在《山河袈裟·自序》中写到:“收录在此书里的文字,大都手写于十年来奔忙的途中,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以上种种,是为我的山河。”原来十年来辗转奔忙的场所就是他的“山河”。那何为“袈裟”呢?——“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写作就是他的“袈裟”。这部《山河袈裟》是他这十余年来...

  • 为每一个人生加持力量——读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作者:路平 刊期:2017年第13期

    李修文的散文往往在酣畅淋漓的叙述中,散发出一种复杂的魅力。这种复杂的源泉很难一目了然,如同寻找一条河流的源头,在崇山峻岭之中大费周章后,却发现自以为必然就是的源头,其实不是,真正的源头还在别处。李修文的散文就是这样一条河流,《山河袈裟》就是这样一条河流。它的魅力之源在于作家所写的人物,在于人物身上婉转的故事,在于作家...

  • 以人民的名义书写——评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作者:庄桂成 刊期:2017年第13期

    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作为主旋律题材,《人民的名义》一方面以浩然正气涤荡了电视荧屏上的同质化、娱乐化之风,另一方面也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吸引了观众,“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都值得称许”。但是,《人民的名义》所描绘的是一个官场生态圈,里面的“人民”其实并不多。然而,读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

  • 《青鸟故事集》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邹小娟 刊期:2017年第13期

    李敬泽在其《青鸟故事集》跋中似乎很认真地解释了他大作的名称由来:“青鸟原来并非是一只简单的鸟,而是上天所赐的精通各国语言的乌鸦或喜鹊,鸟儿口吐莲花,无比殷勤,任意歌唱或聒噪,展翅从西到东飞翔”。这只机灵又神秘的青鸟穿梭于古今和中外的历史丛林之间,讲述着此地与云外异域之间的故事。“此地”怀疑就是古老斑驳的东方泱泱大国,...

  • 伦理道德“冒犯”与现代人的另类精神世界——关于李师江长篇小说《非比寻常》

    作者:王春林 刊期:2017年第13期

    在数年前关于作家李浩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经专门谈及过作家的“冒犯”勇气问题:“李浩曾经在一次文学聚会上,刻意强调作家应该拥有一种与生活绝不和解的‘冒犯’精神。所谓‘冒犯’,也就意味着作家作为写作主体应该与生活客体之间保持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应该用一种不信任的甚至带有强烈侵略性的目光来对待生活客体。李浩如是说。就我个人的...

  • 大情怀,大手笔——读兰善清《万古一地——郧阳》

    作者:韩永明 刊期:2017年第13期

    兰善清先生的《万古一地——郧阳》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无比丰富的郧阳,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大情怀的作家心灵。其视野之宏阔、考证之详实,想象之奇特,叙述之瑰丽,在当下的历史文化散文创作中是鲜见的。是那种大情怀、大格局、大手笔的作品。所谓大情怀,是作品呈现了作家对有关人类生存、生命、家国、天下、人文、民生的种种宏大主题的...

  • 评徐则臣小说创作

    作者:周新民 刊期:2017年第13期

    我原来一直以为徐则臣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徐则臣的创作坚持走叙事形式的探索的道路。他的小说在空间叙事探索上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绩,相信读他的《耶路撒冷》的同仁都会有这种判断。叙事形式探索曾经是“60后”作家的专利。我错判徐则臣为“60后”作家就是出于这种“定见”。自从先锋作家们纷纷转向,叙...

  • 从《耶路撒冷》到《王城如海》

    作者:梁碧莹 刊期:2017年第13期

    徐则臣兼具批评家和小说家的双重身份,他的作品一方面充满着先锋文学执着精进的创新进取精神,这体现在他对于作品结构和形式不断的自觉探索上;另一方面,他又回到最朴素的小说写作中,关注日常生活题材,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他不仅写出了这一人群的艰难和心酸、尴尬与无奈,更写出了他们的...

  • 穿行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徐则臣随笔艺术建构初探

    作者:刘茹斐 刊期:2017年第13期

    徐则臣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大家》,其作品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近年来,对于徐则臣小说的评论和研究众多,然而和小说相比,他的随笔创作得到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与之相关的评论或研究泛乏可陈。事实上,随笔是徐则臣创作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笔创作与他的小说创...

  • 论《耶路撒冷》的小说叙事

    作者:游迎亚 刊期:2017年第13期

    《耶路撒冷》是徐则臣2014年推出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在糅合作家既往小说题材和创作经验的同时,在小说内容和叙事方式上又有了新的尝试。与之前的小说创作相比,《耶路撒冷》在小说形式上可谓独具匠心,作家糅合了小说和散文的文体元素,分奇数章和偶数章进行叙述。小说共有二十一个章节,其中奇数章节为十一章,偶数章节为十章。奇数章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