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杂志 省级期刊

Yangtze River Series

杂志简介:《长江丛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5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中外文学、文艺视野、百家评论、语言研究、文化探析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7483
国内刊号:42-1853/I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28382
总被引量:2918
H指数:9
平均引文率:0.0759
  • 论当代小说中的神异叙事

    作者:陈芳 刊期:2017年第06期

    神异从一种具有原始思维特征的文化观念进入到文学,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文学叙事方式,这种文学创作的传统对当代小说的创新意义非凡。当代小说通过神异形象、神异环境、神异故事三种神异要素的融入,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荒诞与真实的遇合中创造出一种具有后现代意味的文学审美张力。

  • 韩少功小说中非理性人物的身体言说

    作者:曹文婷; 刘昕华 刊期:2017年第06期

    韩少功擅于刻画非理性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三类非理性人物形象各有其隐喻。其中,如丙崽类的疯傻之躯表达出韩少功对理性现实的讽刺;如幺姑类的退化之躯直指人性的脆弱和扭曲的异样;去美感化的器官描写则体现出韩少功对美丽世界的质疑。

  • 从《一层楼》论蒙汉文化交流

    作者:刘宁 刊期:2017年第06期

    《一层楼》是蒙古族小说家尹湛纳希的代表作品,是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其在创作过程中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有所借鉴。该作品充分体现了蒙汉文化交流的特性,蒙汉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当今大环境下如何促进蒙汉文化交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论现当代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以《人生》为例

    作者:刘玲燕 刊期:2017年第06期

    能够表述真实的现实的不一定是文学,但是能够向读者倾诉现实的便一定是现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这类著作追求用真实的、常态化的文字语言对客观事实进行展现或表达。展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和非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曾几何时,还影响了文学界作品结构整体构成。

  • 试析孔子的生活智慧

    作者:常柳 刊期:2017年第06期

    孔子的智慧包罗万象,本文主要从奉行“礼”道、勤俭节约以及虚心淡然/对待鬼神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其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许慎、高诱注所依据《淮南子》版本比较

    作者:庄素真 刊期:2017年第06期

    今本《淮南子》乃许慎注本和高诱注本的混合本,通过文献所征引《淮南子》的相关条目与和今本进行比勘,知二家所据版本存在差异,其差异表现在用字、用词不同或者使用了不同的同音字,揭示其版本差异对还原《淮南子》的面貌以及对《淮南子》的校理有重要意义。

  • 《长恨歌》环境描写之我见

    作者:杨子巍 刊期:2017年第06期

    王安忆的《长恨歌》为我们刻画了王琦瑶这个旧上海女性形象,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支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作品中单纯的环境描写占据很大的篇幅,十分引人注目。本文拟借助上海弄堂、爱丽丝公寓、邬桥、...

  • 从《诗经》到《生活的艺术》——中国古、近代休闲思想探析

    作者:杜慧 刊期:2017年第06期

    休闲意识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思想特征,中国的休闲研究目前虽然刚刚起步,但从古至今,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体现国民休闲内涵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以此为媒介研究中国古近代休闲思想的特征和发展,对推动现代休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名士风流的“补史”叙述——再探《世说新语》中的桓温形象

    作者:袁媛 刊期:2017年第06期

    桓温,字元子,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着过人的远见和英雄的真性情,也有着强烈的欲望和睥睨天下的野心。渴望流芳百世,也不惧遗臭万年,兼具英雄本色和名士风流的桓宣武,一个最能代表魏晋风度的大写的传奇人物。对于桓温的描写与塑造实属《世说新语》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

  • 唐代百戏诗的主题研究

    作者:孙玉安; 周燕; 于海博; 张琛 刊期:2017年第06期

    唐代百戏是唐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中有不少以百戏为主题的诗歌,有关唐人诗歌中唐代百戏的研究近来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百戏诗的诗歌主题为切入点,揭示了百戏诗“展示百戏”、“抒情言志”等四个诗歌主题,以期更深一步地挖掘唐代百戏与百戏诗的丰富内涵,为进一步的唐代百戏诗的文化意义的研究提...

  • 殷殷深情,心悲不胜寒——伊丽莎白·鲍恩《魔鬼情人》赏析

    作者:彭阳华; 晏开维 刊期:2017年第06期

    《魔鬼情人》是英国杰出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的短篇佳作。作者巧妙的运思,绝伦的建构,纯真的情愫,细致的描写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以战时的伦敦为背景,以爱情为主题,在诡异迷离的气氛中,细腻地描绘了二战期间挣扎在战争和情人双重阴影的一位平凡女性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战时女性心理上的恐惧和情感历程上的挫折和磨难。

  • 《绿山墙的安妮》译本语言特点分析及评价——以马爱农译本为例

    作者:李孝萌 刊期:2017年第06期

    本文以马爱农的译本为例,从译者的背景及翻译动机、译文的用词及句式和修辞等方面,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译例,对该译本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 论追风筝的人

    作者:郭琦 刊期:2017年第06期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的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自2003六月首次出版以来,在过去的七年中,它已售出超过一千万册,并被翻译成了四十八种语言。本文主要是通过阿米尔童年生活来探讨家庭与人性主题及其救赎。阿米尔的背叛与救赎来自于在对家庭和人类认识的误解和再次调整。

  • The appreciation of Ode to the West Wind

    作者:李爽 刊期:2017年第06期

    Ode to the West Wind is a famous poetry written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to criticize the old and rotten thing (destroyer), and to praise the West Wind (preserver) at that age. He also expressed his hope that bright will replace dark in the future.

  • 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从电影《间谍》看当代电影的文学性质

    作者:董琼月 刊期:2017年第06期

    语言与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共通之处。实现电影与文学的有效融合,不仅拓展了两者的共同的创意空间,而且有助于读者与观众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本文在分析电影与文学特质的基础上,以电影《间谍》为例,分析当代电影的文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