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杂志简介:《茶叶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115/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报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69X
国内刊号:33-1115/S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64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
复合影响因子:1.53
总发文量:979
总被引量:17616
H指数:53
引用半衰期:6.2642
立即指数:0.2532
期刊他引率:0.9002
平均引文率:22.4177
  • 开发茶叶多酚类生物化学改良途径的遗传控制研究

    作者:Edward; G; Mamati; 梁月荣 刊期:2005年第02期

    茶叶的特征性成分是茶多酚、类黄酮衍生物和咖啡因,茶多酚的基本组成是类黄酮衍生化合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儿茶素与其它类黄酮化合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享有共性,因而具有相似的合成机制.多种植物的广泛研究表明,该生物合成途径受到决定主要产物的一系列结构和调控基因的严格控制.欲在茶树遗传改良产生最大价值,必须了解茶多酚合成途径的...

  • 茶儿茶素制剂祛黄褐斑人体试食研究

    作者:王岳飞; 宿迷菊; 童琳; 杨贤强 刊期:2005年第02期

    对100例黄褐斑受试者,按黄褐斑颜色、面积情况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食用茶儿茶素制剂和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3粒.结果:受试组连续食用茶儿茶素制剂30天,黄褐斑颜色积分下降及黄褐斑面积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56%,与对照组(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未观察到新的黄褐斑产生.表明:茶儿茶素制剂具...

  • 非水溶性茶叶蛋白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作者:活泼; 黄光荣; 张晓晖; 夏泳; 蒋家新; 傅剑云; 章克昌 刊期:2005年第02期

    研究了采用碱法从茶叶中提取非水溶性茶叶蛋白的工艺,茶叶蛋白提取率达61.1%.通过调节提取液pH值的方法制备粗蛋白,粗蛋白纯度为54.45%;以高血脂症大鼠为模型,研究了非水溶性茶叶蛋白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非水溶性茶叶蛋白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TC、TG、LDL-C、AI和R-CHR指标(P<0.05),对HDL-C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证明非水溶性茶叶蛋白有明...

  • 新书介绍:《茶与健康》

    刊期:2005年第02期

  • 儿茶素对ECV304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张玉艳; 沈生荣 刊期:2005年第02期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了四种儿茶素对ECV304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EGCG对ECV304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最显著,在EGCG浓度为50~15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达到极显著差异,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5~150 μmol/L;EGCG对该细胞迁移作用影响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50μmol/L,EGCG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ECG与ECV304作...

  • 外源诱导提高茶树EGCG含量过程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作者:林金科; 郑金贵; 袁明; 张学琴; 王凤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无公害化学诱导子的诱导可使茶树芽叶的EGCG含量提高20.15%~25.00%.为了探明诱导的分子机制,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诱导芽叶与正常芽叶的总蛋白质,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差异表达分析发现,诱导出现的特异蛋白有14种,诱导消失的特异蛋白有8种,诱导表达上调相差10倍的特异蛋白有11种,诱导表达下调相差10倍的特...

  • 茶皂甙聚合反应及其聚合衍生物的性质

    作者:杨钟鸣; 丁志; 张明; 周玉成; 朱小兵; 戚渭新; 胡兵 刊期:2005年第02期

    研究了以茶皂素为起始剂,利用茶皂甙化学结构上的活性基团,在特定催化剂催化下与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制得一种全新的亲油性很好且具有茶皂甙表面活性的茶皂甙聚醚衍生物.讨论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茶皂甙聚醚衍生物的表面活性.

  • 毛细管离子分析法测定茶叶中的锌、锰、铜、铅和镉

    作者:舒友琴; 袁道强 刊期:2005年第02期

    用毛细管离子分析(CIA)法测定了茶叶中的锌、锰、铜、铅和镉,在10 mmol/L咪唑,10 mmol/L a-羟基乙酸,pH=4.0的电泳介质中,五种离子在10min内得到了分离,用间接紫外法检测,以外标法定量,五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3~0.9997,平均回收率在96.4%~104.2%之间,相对平均偏差为2.1%~3.3%,检测限为0.02~0.2 μg/ml.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

  •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的晶体研究

    作者:张丽霞; 王日为; 向勤锃; 黄晓琴; 刘德华 刊期:2005年第02期

    为探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大量存在的晶体性质,了解晶体形成与病害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化学分析多种方法,对病叶细胞中的晶体形态、化学组成以及含量与病害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叶细胞中存在的晶体为草酸钙晶体,其分子式为CaC2O4·H2O,整个晶体并非仅由纯晶体物质所构成,...

  •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

    作者:徐金汉; 王念武; 张灵玲; 关雄 刊期:2005年第02期

    利用网罩法测定了假眼小绿叶蝉不同虫口密度对茶鲜叶产量及受害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虫口密度与茶鲜叶经济损失率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目前茶叶的生产情况,制定了绿茶和乌龙茶不同茶区、茶季、茶鲜叶价格水平下假眼小绿叶蝉相应的防治指标.

  • 北京同朗书店 茶叶类图书介绍

    刊期:2005年第02期

  • 印楝对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冬香; 高景林; 徐汉虹; 陈宗懋 刊期:2005年第02期

    采用自行设计的微音监控系统,研究了植物杀虫剂印楝对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种子提取物内吸处理茶梢,对假眼小绿叶蝉雄虫的正常鸣声和雌雄虫交尾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而且,随着处理用印楝种子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影响程度增加.雄虫异常鸣声引发的雌、雄虫间的求偶声很微弱,交尾前雌雄相遇所需时间延长,交尾持续时...

  • 鹿苑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

    作者:周继荣; 陈玉琼; 余志; 孙娅; 张卫萍; 倪德江 刊期:2005年第02期

    对鹿苑茶各工序的机械化加工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机械化制作的鹿苑茶能够达到手工制作的品质要求.工艺流程及选用的设备为:鲜叶-摊放-杀青(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二炒(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闷堆-做形(6CSG-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放泡(6CSG-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干燥(6CHP-60型名茶烘焙机)-增香(6CHP-60型名茶烘焙机).通过正交试...

  • 膜系统加工冷溶型去苦味速溶绿茶研究

    作者:肖文军; 刘仲华; 龚志华; 肖力争 刊期:2005年第02期

    在研究证实速溶绿茶中简单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比值为0.5以上时可达到去苦味特性的基础上,试验采用中试设备,对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超滤蒸青绿茶微滤液的超滤效果和不同浓缩方法的浓缩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35℃、1.74 Mpa条件下,采用3500 Da膜超滤绿茶微滤液,且在滤液重量接近粗滤液重80%时,以10%粗滤液重纯净水透析两次,滤...

  • ISSR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作者:姚明哲; 黄海涛; 余继忠; 陈亮 刊期:2005年第02期

    ISSR是最近发展的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已在植物种质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其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8个ISSR引物对六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9条带,多态性平均为79.6%.由两个ISSR引物TRI22和TRI30扩增的指纹图谱可清楚区分六个不同品种,利用特殊ISSR标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