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杂志简介:《成都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53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管理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公共管理、政府与法治、政府与经济、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主管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成都行政学院
国际刊号:1008-5947
国内刊号:51-1539/D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管理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1580
总被引量:2071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184
期刊他引率:1
  • 以精神为指引 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作者:邓凡 刊期:2017年第06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衷大会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成都市推动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精神,在推动工作中主动与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文章对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作出的部署与精神的契合陧进行了梳理,对推动精神在成都全面贯彻落实进行了探讨。

  • 拥抱新经济 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作者:常晓鸣 刊期:2017年第06期

    十九犬报告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暇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表明,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经济形态已站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口,成为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力量。促进成都新经济加快发展,要认识到新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把握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成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陈运 刊期:2017年第06期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分析成都村镇发展面临的问题,目的在借鉴江浙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经验和优势基础上,突出党的精神在成都建设中的落地落实。围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提出规划先行、站高谋远的成都村镇规划...

  • 贯彻精神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为例

    刊期:2017年第06期

    如何贯彻落实精神,灵活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温江区委党校课题纽结合寿安镇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其做法是:调研摸底,了解村民意愿;探索股份制改革,建立经济股份啥作社;抓好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探索“三权”分置,使产改成果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产改成果运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

  •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关系探析

    作者:徐娟 刊期: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新时期如何界定二者的关系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和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政府与媒体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些启示,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 构建成渝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的思考

    作者:李友民 刊期:2017年第06期

    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指城乡居民在户籍行政区内享有机会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指居民可跨行政区跨城市无障碍地与当地居民共享机会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是新发展理念对成渝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是国家对成渝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要求,也是推进成渝国家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构建成渝共享基本公共服...

  • 提高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利益诉求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阙莉 刊期: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我国一些地方呈现多发态势,对社会秩序的危害较大,加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刻不容缓。环境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由公众对生存环境和健康权益的诉求引发,能否有效回应公众的利益诉求影响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演变。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诉求回应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提高有效回应公众...

  •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走出的几个理论误区

    作者:任兰 刊期:2017年第06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如何更好地体现公平,仍有很多方面亟待改革。正确的理念是行动的前提,如何看待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如何分配改革的成果,进行什么样的城镇化、如何看待民生的投入与产出,都是地方在推动民生工作时要理清的理论问题。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绿色债券发展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作者:朱治錡; 黄荷; 蒋文娴 刊期:2017年第06期

    供给侧改革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强调以“绿色发展”开辟改革新境界,实现资源供给的可持续。绿色债券作为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的绿色金融衍生品,是“绿色发展”的响应。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高达360亿美元,市场广阔,但该产品毕竟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概念不明,法律支持不足,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结合国情,充分利用现有政...

  • 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背景下农村治安防控

    作者:视昌鸿 刊期:2017年第06期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尚属于起步阶段,它从人、事、物三个方面影响着农村地区的面貌。对于农村治安防控来说,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口管理和治安秩序的维护,而人口流动性增大、信息化的渗入和网络犯罪的发生可能性加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整合等改变将会带给农村基层治安防控更大的挑战。建立起与村民之间良好...

  • 治理现代化视野下乡镇法治指标体系初探

    作者:王辉 刊期:2017年第06期

    新形势下重视对乡镇法治指标体系研究对于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确定乡镇法治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准确把握乡镇法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确定乡镇法治指标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多个维度来厘定。其中,以主体-行为-程序为视角是内在的单向维度,以理念—制度—技术为视角是外在的多面维度,两者不...

  •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风清 刊期:2017年第06期

    改革开放初期,借助中国人口优势,劳动力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劳动力优势以及社会资源优势被削弱,限制了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根据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两者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研究,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可...

  • 新常态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作者:方荣辉 刊期:2017年第06期

    乡村旅游借助于乡村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民俗资源和独特的乡土文化、乡土气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原生态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景观遭到损坏,乡村环境遭到污染等等,基于以上的种种表现,开发乡村旅游时应依托于政府的管理,树立乡村旅游正确的发展观念,引导乡村走生态化旅游发展路线,完...

  • 坚持生态立县之基 走好特色发展之路——以蒲江县的实践为例

    作者:孟静; 梁英 刊期:2017年第06期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紧要的工作之一。蒲江县的生态建设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农业上,推行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行动,力争打造整县有机;在工业上,把控生态文明方向,推动高效益、低捌放、少污染产业的落地生根;积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融合,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立县的特色发展之路。

  • 以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供给研究

    作者:蔡晓波; 王民安; 滕长宏 刊期: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小微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挥小微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扶持政策和服务机制的有效性,推动小微企业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和社会健康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