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的统计数据到2005年8月31日才最终公布,公布的时间是历年来最晚的,恐怕也是各行业中最晚的。我们既感叹目前条件下真实数据得来的不容易,也为新闻出版统计部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而高兴。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搞好出版发展规划,是出版界当前必须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我国出版业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管理的任务都很重.制定好出版规划,明确出版业和出版单位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把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路理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抓好改革、发展和管理.
文化缔构过程中的编辑选择既是一种文化增值,又是一种文化选择.编辑主体在编辑选择中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又受到一定的文化制约.
作者:康元生; 李唯东; 李幼萍; 朱万忠 期刊:《出版科学》 2005年第06期
分析了制约科技期刊文稿处理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基本素质、优化科技期刊文稿处理质量的几点思考.
分析了图书版式设计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高校学报具有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学科建设又提升了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两者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编辑在工作中应开拓自己的视野,重视作者研究,促进高校学术梯队建设,为高校学科建设奠定学术研究基础和科研人才基础.
报刊语言失范包括词语失范和语法失范两方面.报刊工作人员应认清报刊语言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督检查,上下齐抓共管.
出版是一种文化建设,出版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出版的理想在于职业精神与先进文化协同发展.
作者:周玉波; 刘苏华 期刊:《出版科学》 2005年第06期
分析大学出版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产品结构和市场开发等问题,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建立合理市场运行机制的对策分析.
分析了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历史、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首先解决学科定位或教育目标问题,并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简述了我国励志图书的历史,探讨了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销售特点、畅销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粗线条地从阅读史的角度探寻出版活动与阅读的关系,同时从当今的阅读境况中继续把握这种历史渊源.阅读的意义不能仅局限在出版身上,但出版的命运却必须深深扎根于阅读之中.
从出版的内外环境出发,就出版社退货的成因作了剖析,提出要从转变观念入手,为读者提供全面服务,精心培育经销商,优化销售网络,以寻求遏制退货的对策.
论述了畅销书的基本含义,分析了畅销书的结构形态,并对畅销书的运行规范进行了探讨.
作者:程国重; 章雪峰 期刊:《出版科学》 2005年第06期
2004年9月6日,在网络虚拟空间里,一棵稚嫩的幼苗怯生生地试探着,摸索着,顶开土壤,破土发芽了.这颗幼苗,就是"出版学术网".如今一年过去,出版学术网一周岁了.
作者:谢新洲; 张春铭 期刊:《出版科学》 2005年第06期
分析发行渠道多元化现状,论述网络环境下传统发行渠道面临的变化,探讨网上书店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作者:陈少华; 黄晓薇 期刊:《出版科学》 2005年第06期
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不适应网络学术出版的发展要求,既影响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又影响学术传播的信息化与电子化进程,还阻碍数字出版的发展.学术出版评价机制要进行革新,适应出版传媒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要求.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以古旧书店闻名的街道,比如东京的神保町、伦敦的查令十字路、巴黎的塞纳河畔.但在中国,除了去过的北京的琉璃厂,听说过但没去过的台湾的牯岭街,就几乎没有听说过哪里有这样的古旧书店聚集的地方.然而,当东京、巴黎的这些旧书店继续以都市的文化地标骄傲地每年举办活动和旧书展,吸引世界各地的文化人、爱书人去参观、逛游时,我们的北京琉璃厂却在淡出中国图书的历史舞台--现在每年图书出版界的三次大集市: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书市、北京世界图书博览会当然也一直与它完全沾不上边.为什么伴随着国内出版业一派高歌、蓬勃发展的,却是古旧书店的没落?
出版集团要作为一个整体向前发展,应当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真正形成一支善于作战的联合舰队,而作为企业治理结构组成部分的财务监督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设计科学、运转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不仅对于改善集团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大转折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五四时期进步报刊活动家借取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国家和民族命运进行深刻的人文思考,并以报刊为宣传载体对国民进行旧民主主义思想和新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这一时期的报刊对社会底层民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
编者按:这是作者一篇旧稿,2003年在天津召开的编辑规律研讨会上,作者在大会上作过交流.文中的一些观点后来多次被人引证.本刊编辑部商请作者按原稿刊发此文,供大家参考.
6月30日下午,我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开会,听到宋原放同志于当天凌晨去世的消息,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因为4月份,我还给他打过电话,为准备写学林史话向他求证学林成立之初的情况,同时约请他作为韬奋出版奖的得主为纪念韬奋诞生110周年写一篇文章.当时问起他的健康情况,他和他的老伴沈老师都说还不错.我在电话中说,等您写好了,我来看您,并拿稿子.谁知道,病魔竟突然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在出版社当了好些年的编辑,书稿编了不少,却没有一本是自己写的,想来不觉有点心酸.于是心里就常有一分期盼,盼自己有一天也能写本像样的书来,即便不能大红大紫,也要让读者看了难舍难分.
2005年全国地方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会于2005年9月12日至16日在湖北召开,来自全国26家地方科技社的31位社长总编辑参加了本次年会,中国版协科技委员会主任于国华,副主任兼副秘书长,化工出版社社长俸培宗,新闻出版报记者范占英应邀出席了年会,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周百义等领导到会看望了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