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科学

蚕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of Sericulture

杂志简介:《蚕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15/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7-4799
国内刊号:32-1115/S
全年订价:¥ 256.00
创刊时间:1963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31
复合影响因子:0.66
总被引量:11784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5.7759
立即指数:0.1613
期刊他引率:0.7453
平均引文率:12.4274
  • 蚕沙的饲用价值及应用现状与开发前景展望

    作者:陈乐乐; 黄静; 邝哲师; 刘吉平; 邹宇晓; 廖森泰 刊期:2017年第05期

    蚕沙是家蚕食桑后的大量排泄物以及残留桑叶和垫料等的统称。利用蚕沙中排泄物和残留桑叶含有的大量营养成分及多种生物活性组分开发动物饲料,不仅可以物尽其用增加蚕桑生产总产值,而且也避免了蚕沙废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比较了蚕沙与其他常规动物饲料的营养组成特点和饲用价值,总结了蚕沙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针对蚕沙在动物饲料中应用...

  • 新生桑枝的枝条和叶片性状关系研究

    作者:王谢; 张建华; 唐甜; 刘海涛; 李廷平; 田俊俊; 向成华; 杨育林 刊期:2017年第05期

    枝、叶的性状及二者间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雾化栽培技术控制环境变化,以桑品种农桑14号的2年生实生苗供试,研究遗传背景下新生桑枝的枝条和叶片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新生桑枝的粗细可以显著影响枝、叶性状,即随着桑枝粗细等级的增大,枝条的长度、基径、横截面面积和体积,桑叶的数量、叶面积和生物量都表现出逐渐增...

  • 鸟类取食活动对桑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影响

    作者:杨帆; 巴一; 石鑫; 高妍夏; 谢岩; 宋永学; 张东豪; 高玉军; 李季生; 杨贵明 刊期:2017年第05期

    种子(果实)作为桑树(Morus L.)的有性繁殖体,其传播和萌发关系到桑属植物种群延续以及动态更新,而食果鸟类在桑树种子的传播和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桑树种群之间形成的生态互利关系值得探讨。在调查实生桑植株的生长、结实,种子传播、萌发和幼苗存活等特性的基础上,对鸟类取食桑椹、传播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如下:桑树植株间的...

  • 来自桑树的3株青枯劳尔氏菌分离株的亚分类研究

    作者:苗雪; 唐翠明; 李治; 戴凡炜; 党晓群; 王振江; 范晓东; 周泽扬; 王林玲 刊期:2017年第05期

    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导致桑青枯病的病原菌。从广东省罗岗、英德蚕区桑园的感病桑树取样,采用TZC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的3株青枯劳尔氏菌菌株G11-41、G12-9、G12-50的形态特征均有差异:G11-41菌株菌落小,菌落中央深红色,菌体形态为接近球形的短杆状;G12-9菌落不规则,菌落中央呈淡红色,菌体形态为短杆状;G12-50菌落呈不...

  • 被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桑螟幼虫体质量及血淋巴中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作者:郑煜; 廖成武; 周雨; 张晓瑞; 王娇; 吴舒怡; 盛晟; 吴福安 刊期:2017年第05期

    寄生桑树害虫桑螟(Diaphania pyloalis)的混腔室茧蜂(Aulacococentrum confusum)为容性内寄生蜂,研究该寄生蜂对寄主桑螟生长发育及营养代谢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桑螟的生物防治策略提供基础依据。测定混腔室茧蜂寄生后不同时间点桑螟幼虫的体质量及血淋巴中总糖、海藻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同发育时间内,被寄生与未被寄生的桑螟幼虫体质量无显著...

  • DNA条形码在柞树主要鳞翅目害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杨瑞生; 陈玉波; 王勇; 姜义仁; 石生林; 王国宝; 秦利 刊期:2017年第05期

    鳞翅目昆虫是柞树的重要害虫类群。为了提高柞园鳞翅目害虫早期测报效率和准确度,建立了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为标准基因的DNA条形码物种快速鉴定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从柞园采集的11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和蛹基因组DNA样品进行PCR及产物测序,得到了供试鳞翅目昆虫卵和蛹594~708 bp长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同一种昆虫卵和蛹的DNA...

  • 家蚕Met1基因的表达与组织定位分析

    作者:易文瑾; 马琼; 温众杰; 刘琳; 冯启理; 邓惠敏 刊期:2017年第05期

    选择家蚕基因组中与果蝇Dm Met(Methoprene tolerant protein)同源的基因Bm Met1进行研究。预测Dm Met和Bm Met1的结构域均是一个b HLH-PAS(basic helix-loop-helix Per-ARNT-SIM)型转录因子,具有典型的DNA结合结构域。在原核系统表达获得了Bm Met1蛋白并制备了抗体。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Bm Met1基因mRNA的转录还...

  • 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作者:曾军; 王国宝; 王德意; 周敬林; 王勇; 杨瑞生; 秦利 刊期:2017年第05期

    昆虫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可以通过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调控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依据柞蚕中肠转录组数据库中一段编码serpin的CDS序列设计正、反向引物,以柞蚕幼虫总c 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一段全长1 239 bp的序列,经序列分析后命名为Apserpin-6(Gen Bank登录号:MF944108)。该基因编码412个氨基酸残基,其中N端第1~17位氨基酸为信...

  • 柞蚕己糖激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在解除滞育和蛹发育期的表达与酶活性变化

    作者:汝玉涛; 王勇; 王德意; 周敬林; 曾军; 朱绪伟; 姜义仁; 秦利 刊期:2017年第05期

    昆虫能够将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在脂肪体中转化为海藻糖或作为糖原储存,当机体需要能量时,海藻糖再转化为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是在此转化过程合成中间代谢物葡萄糖-6-磷酸的限速酶。为研究柞蚕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的糖类代谢规律,克隆了柞蚕2个己糖激酶同工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p HK1和Ap HK2(Gen Bank登录号:KY6245...

  • 不同家蚕品种与野桑蚕大龄期幼虫血淋巴和体壁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分析

    作者:毛钰霞; 赵晓明; 许雅香; 沈卫德; 卫正国 刊期:2017年第05期

    多酚氧化酶(PPO)在昆虫的变态发育和免疫防御中有重要作用。选择菁松、黑缟和大造3个家蚕品种及来自桑园的野桑蚕作供试昆虫,以其担负免疫功能的血淋巴和作为免疫屏障的体壁组织为材料,测定与分析家蚕、野桑蚕幼虫大龄期及化蛹前血淋巴和体壁中的PPO活性变化。3个家蚕品种幼虫血淋巴中的PPO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菁松、黑缟、大造,体壁中的PPO活...

  •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GP64与寄主细胞互作蛋白的初步鉴定

    作者:杨锐; 冯敏; 吴小锋 刊期:2017年第05期

    鉴定杆状病毒与宿主昆虫细胞间的互作蛋白,对于进一步研究病毒受体的特性与功能,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MNPV)出芽型病毒粒子(BV)囊膜蛋白GP64是否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存在互作,利用蛋白酶K消化处理Tn细胞系的细胞膜蛋白,结果表明BV不能感染经300μg/m L蛋白酶K消化处理的Tn细...

  • 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合成酶基因Nbtps1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作者:朱峰; 李孝良; 唐旭东; 徐莉; 白兴荣; 沈中元 刊期:2017年第05期

    海藻糖在保护细胞质膜和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维持胞内渗透压增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藻糖合成酶是海藻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通过检索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库发现,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基因组中含有4个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其中Nbtps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1 386 bp,为单外显子结构,编码46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53.7 k D...

  • 氟虫腈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试验

    作者:刘孝良; 万子露; 陈连清; 赵世文; 刘洪丽; 牛雄雷 刊期:2017年第05期

    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 Chao)是严重危害柞蚕的寄生性害虫,因长期使用单一防治药剂已导致防效下降,需要寻求新型药剂有效控制其危害。以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母体化合物,分别合成了5种氟虫腈磺酰胺类衍生物(FSD),采用熔点测试、红外光谱(IR)和核磁谱(1H-NMR)确认结构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FSD的色谱容量因子(log K...

  • 绵羊γ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产物的抗病毒活性

    作者:邵丽萍; 吕言娜; 杨鑫; 赵泽; 胡小元; 李轶女; 张志芳; 易咏竹 刊期:2017年第05期

    干扰素(IFN)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安全、高效和后加工过程完整的特点,在家蚕体内表达生产重组绵羊γ干扰素(Ovi IFN-γ)。依据家蚕的密码子偏好性对Ovi IFN-γ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和PCR,并克隆了带有His标签编码序列的Ovi IFN-γ基因序列Ovi IFN-His-Tagged-γ,构建分别插入Ovi IFN-γ和Ovi IFN-His-Tagged-γ基因的重组病...

  • 蚕丝织物用灵菌红素染色的工艺试验

    作者:彭晓晖; 杨颖; 沈加加; 骆柳杉 刊期:2017年第05期

    灵菌红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色素,因其微溶于水的性质限制了在蚕丝织物染色的应用。首先以乙醇溶液作为染色介质,用灵菌红素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染色工艺条件中的染液p H值和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确定较佳的染液p H值为4~5,染色温度为90~10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一步研究了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