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

百年潮杂志 部级期刊

Hundred Year Tide

杂志简介:《百年潮》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4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往事回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史事忆念、人物春秋、史事本末、台前幕后、文史漫笔、史海撷英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中共党史学会
国际刊号:1007-4295
国内刊号:11-3844/D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2427
总被引量:1815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塔拉:草原文明的探秘者

    刊期:2010年第05期

    塔拉,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草原文明及草原民族考古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 在全总工作期间我见证的中苏关系

    作者:阎明复 刊期:2010年第05期

    1949年12月我从哈尔滨外文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工作,直到1957年1月调到中央办公厅翻译组。我在全总工作的七年间,作为翻译,参与、见证了中苏两党、两国间的一些外事活动,这为我以后在中办翻译组专门负责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前后

    作者:成绶台 刊期:2010年第05期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三峡工程的决议》。在兴建三峡工程决策的最后阶段,我奉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即现在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党委之命,从1991年6月暂调北京,担任水利部三峡工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历时两年有余,见证了三峡工程决策的场景。那些日日夜夜,我一直沉浸在...

  • 西部大开发十年之管见

    作者:王志宝 刊期:2010年第05期

    2001年,已到了退休年龄的我正准备从国家林业局局长任上退下时,朱镕基总理把我调到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副主任,分管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一干又是5年多。这一经历,使我对西部地区有了较深人的了解。值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西部大开发的一此看法。

  • 读《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一书

    作者:曲青山 刊期:2010年第05期

    曾培炎同志的回忆录《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新华出版社联合出版。这部回忆录,适逢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推出,这是对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的最好纪念,对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过程和实施情况,对宣传西部大开发的辉煌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 红四方面军电台始末(二)

    作者:宋侃夫(口述) 刊期:2010年第05期

    当时到平汉路西进行外线作战,根本没有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的打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过平汉路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无法再回到鄂豫皖苏区。经中央回电同意,红四方面军被迫西征。

  • 解放前夕西北农学院的护校斗争

    作者:邹雅林 刊期:2010年第05期

    1948年在解放军发动西府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企图强行进入西北农学院(简称“西农”),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全校留校师生在总务长周尧带领下,不畏强暴、不怕风险和困难,奋起护校,取得了胜利。我当时是留校学生之一,参与了护校斗争。

  • “五一”节庆祝活动在中国

    作者:倪天祚 刊期:2010年第05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作为北京市的一名干部,参与了很多次国庆群众游行和“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的筹备及组织工作。1956年,当时我还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团委工作,就跟团委书记何平参加了国庆活动的筹备工作。1964年我到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工作后,除继续参加筹备、组织群众游行工作外,还负责迎接、欢送来华参加国庆活动的外宾工作。

  • 与张申府

    作者:王金昌 刊期:2010年第05期

    我收藏有一封1949年张申府写给的信,信是用铅笔竖写的。信中反映他因写《呼吁和平》一文遭受“诽谤”后极其苦闷与不解的心情。

  • 的文才

    作者:王怀德 刊期:2010年第05期

    的文字功底是令人倾服的。少年时期上学时间虽很短,但他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钻研学问。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武将,然而他在文字上也颇有功夫。我曾在他身边工作,对他起草、审阅文稿,总是严密思考,精心细抠,字斟句酌,有很深印象。

  • 说说北京《大公报》(下)

    作者:胡邦定 刊期:2010年第05期

    说《大公报》人才济济,主要指的是编辑、记者中能人众多。今天回忆起来,真是群星璀璨,目不暇给。说出一些名字,都令人不胜向往:范长江、孟秋江、杨刚、萧乾、朱启平、黎秀石、梁厚甫、张高峰、吕德润、高集、陆诒、李侠文、徐铸成、周太玄、查良镛(即金庸)、唐振常、季崇威、曾敏之、谭文瑞……但这些人与北京《大公报》基本没有关系,有...

  • 网葬与书写平民历史

    作者:马金生 刊期:2010年第05期

    作为文化传承与积淀的载体之一,墓地在人类历史记忆的保存与书写上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到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曹操墓,历史一再证明,墓地中出土的资料不仅能够增益历史的血肉,有时甚至会改写人们既有的历史认知。

  •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讨会征文

    刊期:2010年第05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国中共党史学会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和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将于2010年8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术研讨会。

  • 我所了解的邵循正先生

    作者:周承恩 刊期:2010年第05期

    2009年是邵循正先生诞辰100周年。我感到当前即使在文教学术界,特别是在青年学子中,知道邵循正名字的,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可是在三四十年前,邵先生却是一位在国内外很著名的大专家、大学者。

  • 忆邵循正先生

    作者:夏自强 刊期:2010年第05期

    2009年是邵循正(心恒)先生的百年寿辰。邵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可又仿佛相当遥远,因为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前后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犹如经历两重天。可惜邵先生早走了,没能看到粉碎“”,在新时期贡献更大的力量。每想到这里,总感到十分院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