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Book Review Monthly

杂志简介:《博览群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91/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评论、文化访谈、书边随笔 神话与文明、每月聚焦·名作中的夏天、推介、文化视点·解密李贺、书人茶座、文...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社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国际刊号:1000-4173
国内刊号:11-1091/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4295
总被引量:1840
H指数:12
立即指数:0.0024
期刊他引率:1
  • 读杜甫:千年不断的传统

    作者:葛云波 刊期:2014年第08期

    2014年,12册的《杜甫全集校注》再出版,立即引发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它是学界等待了36年的精品,其学术价值无需多言。同时,它也为今天依旧热爱古典文学、热爱杜甫的人们带来了福音。 敢期子美是前身:读杜的历史传统 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强调读者参与作品的重要性,认为每一次读者的阅读是一次新的创作活动。

  • 重读杜甫

    作者:孙微 刊期:2014年第08期

    杜甫的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永恒的经典,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萧涤非先生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捧读厚厚的12册杜集,重温这永恒的经典,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盛名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然而世俗对杜甫的理解,常有一些偏颇和误解,这些误解制约着我们真正了解真实的杜甫。

  • 莎士比亚在中国

    作者:屠岸 刊期:2014年第08期

    今年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诞辰450周年。四百多年来,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诗歌作品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心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至今仍然充满活跃的生命力。这种永恒的艺术魅力之最关键的本质在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抓住了普遍的人性,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 哈佛: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作者:郭英剑 刊期:2014年第08期

    哈佛园内有一座教堂,名为纪念教堂(Memorial Church)。其高耸入云的顶端,令人印象深刻。教堂存在的本身,自然会令人想到哈佛与宗教的关系。 但这座纪念教堂历史并不长,迄今不过80余年。这座教堂与一战有关。时任校长洛威尔(Lowell,任期1909-1933)把要建设一座新的教堂的想法和建一座战争纪念馆的想法合二为一。

  • 智慧真相——佛法的知、行与隐藏

    作者:王大智 刊期:2014年第08期

    孙中山说过:"思想、信仰、力量"。他认为,思想、信仰、力量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关系——思想的深刻化,便产生信仰;信仰的具体化,便产生力量。这种关系显示出:思想存在的目的,便是为了获致力量。类似见解,西方的笛卡尔也说过,"我思故我在。"(思想,决定他的存在与否)只是孙中山是革命家;对思想的要求,除了知,还要行。笛卡尔是知识人,...

  • 数学不枯燥 数学很好玩

    作者:罗京生 刊期:2014年第08期

    在世人眼中,数学很枯燥,很乏味,但数学家却乐此不疲。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家是一群死心眼儿。比如说圆周率,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用"π"来表示。在日常计算中,我们通常取"π"的两位小数,即3.14,如果需要再精确一些,可以适当延长小数的位数到3位、5位,甚至10位,即使计算银河系的周长,“π”只要取到39位小数,误差就不会超过一个...

  • 箪食瓢饮 光明有日——读《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作者:蔡思明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一直记得小学语文课文《落花生》中许地山先生(1893-1941年,笔名"落花生")的父亲借花生而教育子女们的那句话:"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花生成为了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优秀人品的代名词。

  • “老板梦”的苦辣酸甜——读《杭商口述史》

    作者:关尔 刊期:2014年第08期

    学兄徐斌寄来一本新作,名《杭商口述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浅灰的题头,衬在淡淡的江南水墨上。也许是缘分,我对这本书一见倾心,收到的当天就不离身,看着看着,心里明白了,其实,是我喜欢这本书的语言方式,百姓话地方言,市井腔乡土味。我更好奇这群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他们曾是我这辈青少年眼中的神秘群体,有着一个让人避而远之的身份符号...

  • 中国古典文学的趣韵

    作者:孙晖 刊期:2014年第08期

    作为一名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精读原典自然必不可少,但偶尔品尝优秀的研究论文也是大有裨益。优秀的学术论文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典,还能让我们一窥作者的治学路径,了解治学之方法。当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能有这样的功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国内学术界粗制滥造的泛泛之作实在太多,以至于那些论文食之味如嚼蜡。不过复旦大学邵毅平教授之《中国...

  • 中国圣经文学研究的新高度

    作者:梁工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不久前王立新教授推出新著《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我有幸先睹为快,从中看到中国圣经文学研究者向国际学术前沿顽强跋涉的坚实足迹。 仅从标题分析,就能发现该书有两个核心术语:"历史文化语境"和"文学研究",它们体现出作者奉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准则的鲜明立场。

  • 学术研究与信口开河划不清界限——再谈延安作家柳青不会投稿《中央日报》

    作者:吴心海 刊期:2014年第08期

    《新文学史料》2013年第4期发表了王鹏程先生的《为什么是这个柳青——答吴心海先生》,以为王先生发现了抗战时期延安作家柳青曾在重庆《中央日报》上发表作品的确凿史料,十分高兴,赶快找来王文拜读,不料读后,发现此文王顾左右而言他,逻辑关系十分混乱,而且讹误不少,有必要就几条简单事实请教王先生,也算是一种答复。

  • 浦著《施耐庵传》指瑕

    作者:莫其康 刊期:2014年第08期

    浦玉生新著《草泽英雄梦——施耐庵传》(以下简称《浦著》),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研读全书,令人失望的是,民间传说充斥,作伪、舛错和杂乱现象丛生,与"系统和本正地记录""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的出版要求显然相悖。为正本清源,不得不撰文指瑕,以正视听。

  • 韦棣华与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作者:周挥辉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中国在20世纪初以前,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尽管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带有图书馆性质的藏书阁、藏书楼早已有之,藏书之事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但它们只是服务于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直到一个美国女人的到来,这个历史才被改写,她的中文名字叫韦棣华,英文名字为Mary Elizabeth Wood(译为玛丽·伊丽莎白·伍德)。

  • 珍藏——记《铁木儿和他的伙伴》

    作者:陆昕 刊期:2014年第08期

    政法大学北门向东不远,有位老太太摆书摊。书大致有这么几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文献资料、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前苏联小说。由于没有当下时尚的畅销书,所以卖况不好。但老太太有品位,就算不卖钱,也不趋时。而她这不趋时恰好迎合了复古的我,我几乎买走了她那里我没有的所有前苏联小说,如《海鸥》《勇敢》《青春》《我的儿子》《普通一兵》《金星...

  • 把反通货膨胀作为终生使命的金融学家杨培新(下)

    作者:邓加荣 王红月 刊期:2014年第08期

    社会主义国家也要警惕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界里,杨培新第一个破除社会主义国家没有通货膨胀的迷信,他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工作期间,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透过各种迹象深究细考,发现苏联长期存在着隐蔽式的通货膨胀,而由于它的隐蔽性和抑制性,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也就越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