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文丛

北京文博文丛杂志 省级期刊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s

杂志简介:《北京文博文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北京史地、文物研究、201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成果(一)、博物馆研究

主管单位:北京市文物局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物局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523
总被引量:69
H指数:3
  • 两种不同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从尖首刀币的起源与发展论燕文化与玉皇庙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下)

    作者:靳枫毅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一、尖首刀币的研发者、首创者与铸行者为燕国论1997—1998年,在编写《军都山墓地》发掘报告时,笔者和王继红就讨论过关于尖首刀币的国属和族属问题,当时我们就认为:虽然尖首刀币的形制来源于玉皇庙文化晚期的青铜削刀,但因玉皇庙文化规格级别高的大、中型墓葬并不随葬尖首刀,随葬尖首刀和尖首刀币柄形坠的墓葬均属规格级别较低的小型墓,墓主人...

  • 觉生寺“前班求雨住处”题记与清代觉生寺祈雨

    作者:王申; 程呈 刊期:2017年第03期

    2016年7月,笔者在打扫觉生寺大雄宝殿东配殿南侧耳房时,于北山墙樨头南侧立面边缘处发现刻有"前"字字迹,继而对墙面附着灰色墙灰进行简单清理后,共发现"前班求雨住处"六字纵向刻于墙砖上(图一)。六字为楷体,书写工整,阴刻于墙砖上,一砖一字,距地高度约为110厘米。字迹虽略有漫漶,但仍清晰可辨。

  • 白瀑寺禅师史迹考——以金元时期为范围

    作者:宣立品 刊期:2017年第03期

    2011年秋,北京西山大觉寺内发现金代希辩禅师塔铭,遂以研究,考证至白瀑寺圆正法师塔铭为"仰山栖隐寺退居嗣祖沙门希辩"撰文"-①,便前往白瀑寺探查,其山林之幽、气象之宏(图一),以及圆正法师舍利塔之肃穆庄严(图二),使我对白瀑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原名为门头沟区博物馆)偶遇白瀑寺勤公禅师塔幢,再次引起了我对...

  • 北京牙雕史略

    作者:章永俊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北京已发现3000多年前的牙雕制品。北京牙雕自明代以来逐渐兴盛,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由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大多来自扬州、广州。良师云集,巧匠纷至,使北京牙雕吸取了全国牙雕的精华而不断丰富起来。京城传统工艺美术曾有"四大名旦"(牙雕、玉器、景泰蓝、雕漆),牙雕即位列其中。北京牙雕,多刻制人物,以古装仕女及花鸟为主。

  • 清《李绶墓志》新考

    作者:陈康 刊期:2017年第03期

    清《李绶墓志》是2005年4月北京市政在石景山区鲁谷地区黄庄抢修热力管线时发现的。当时未见墓葬,仅余一盒墓志,汉白玉石质,志石长73厘米,宽73厘米,厚16厘米,正书,凡35行,满行约40字,共计1102字,局部有漫漶(图一)。志盖字口纤细深峻,保存极好,阴刻篆书5行19字"皇清诰授光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杏浦李公合葬墓志铭"(图二),志石现藏石景山区...

  • 清代园林叠山技法文献综述——以恭王府花园为例

    作者:杨树勤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一、绪论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缩影,古人云,"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中国传统园林的山石与花木,是古代文人雅士试图拟天然之工巧,拘囿于方寸之间的一种审美寄托。中国园林叠石,以渲染山林意境为最高标准,无论是"采土筑山,十里九阪"的大规模筑山,还是"片室友簧,芥子须弥"的庭院石山,都是以自然景观的真...

  • 徐悲鸿先生《贺江景色》写生地点发现记

    作者:佟刚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一、缘起2016年12月25日至2017年1月4日,徐悲鸿纪念馆在广西贺州市的贺州学院举办了"徐悲鸿绘画精品展"。展品中的一幅国画《贺江景色》(图一),是徐悲鸿先生1938年秋在广西贺州当地创作的,描写流经贺州境内的贺江的秀丽景色,因而受到贺州方面的格外重视。

  • 十二平方公里南区N20地块唐、明墓葬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3期

    十二平方公里项目南区N20地块墓葬发掘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南六环太和东桥南部,西邻瑞合东二路,东为博兴三路,南邻瑞合东一街,北为融兴北一街(图一)。为配合十二平方公里项目南区N20地块工程建设,2015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发现的2座墓葬(图二)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简报如下。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清代窑址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3期

    2015年6月13日至7月24日,为了配合海淀区学院路北端定向回迁安置房项目工程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古代遗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项目北邻双清路,东邻学清路,南邻月泉路,西邻双清路,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0°01′00.78″、东经116°20′28.37″(图一)。经过发掘,发现窑址10座,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可移动文物普查摄影采集工作心得——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实际工作为例

    作者:董帅 刊期:2017年第03期

    "可移动文物"是指文博机构收藏的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代表性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它们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按等级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单位主要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和民间收藏。

  • 大高玄殿修缮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简析

    作者:孙淼; 李粮企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一、项目背景(一)工程概况大高玄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嘉靖二十六年(1547)毁于火灾,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是中国唯一一座明清两代皇家道观,位于北京皇城内,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因避康熙帝名讳,改名"大高元殿",后又更名为"大高殿",并于雍正八年(1730)、乾隆十一年(1746)、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后又有...

  • 北京市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述略

    作者:万文君 刊期:2017年第03期

    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十分重视,设置了专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随着我国文物保护形势的不断变化,文物进出境管理和法律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60多年来,海关与文物进出境管理部门精诚合作,严守国门,在防止大批文物流失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

  •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举要

    作者:张胜磊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品丰富,收藏了一大批珍贵的古籍、拓本、民国图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的文物普查档案,是北京地区文物、考古、博物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典藏资料较丰富、权威的档案图书资料单位。它通过对古籍、文献、文物及文物档案的收藏、研究和综合利用,服务文博行业发展。

  • 北京市文物局2017年二季度文博事业大事记

    刊期:2017年第03期

    4月7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首都博物馆、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管理所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北京文博交流馆馆长兼书记薛俭、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科长吴英茂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