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评论

百家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百家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8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新鲁军、作家作品研究、张炜研究小辑、文学现象观察、当代诗歌研究、影视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8358
国内刊号:37-1482/I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2012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1068
总被引量:307
H指数:6
  • 论文艺价值及其特性

    作者:蔡毅 刊期:2018年第01期

    人人都爱谈论价值,追逐价值,但若稍稍追问一下“什么是价值?究竟该怎样界定和说明价值?”绝大多数人肯定立马便闭口不言,说不下去了。若再具体地追问“什么是文艺的价值?文艺的价值究竟该怎么认识?”那就更是碰到难题,无法继续讨论。因为对于“价值”、“文艺”、“文化”、“哲学”一类大词——复杂概念,虽人人耳熟能详,却极难下定义...

  • “手机微视频”美学特征探析

    作者:于林立 刊期:2018年第01期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开始进行通话,引得过路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这个手机就是摩托罗拉手机。即便是手机诞生后的几十年中,也没有像如今这样覆盖并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 穿越历史烟尘的还乡之旅——评格非新作《望春风》

    作者:王海涛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成熟的作家总是不满足已有的创作成就,而要不断寻求创新,力图突破。但既有的创作定式就像魔咒一般束缚着任何想要创新的人,因此文学史上多有走不出自己创作格局的作家。这对于一个作品丰厚的作家而言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格非通过江南三部曲完成了由先锋向传统的转型,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完善新的写作方式。

  • 悬疑传奇迭映历史波澜——评胡学文长篇小说《血梅花》

    作者:朱东丽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当代文坛,胡学文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有重要影响力的、有自己鲜明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多以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为起点,表现他们精神世界的多种气象,书写苦难和疼痛的同时,关心善良与残酷共生的社会,关注民族大义和民生疾苦。

  • 从思古幽情到市井人情——林纾英近期散文创作检视

    作者:何志钧; 吴爱丽 刊期:2018年第01期

    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林纾英是近年来活跃在文坛上的一名新锐散文作家。她的作品频频见诸《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天涯》《散文选刊》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并出版有多部散文集。纵观林纾英的散文创作,不难发现她的散文创作和散文作品可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时期。

  • 现实的困顿与精神的还乡——耿立乡土散文研究

    作者:王丽娟 刊期:2018年第01期

    自三十年前走向文坛,作家耿立的散文创作一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乡土掘进中并世而立,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他历史文化散文的一翼。而他交织着苍黄与血色、诗意与思想的乡土表述的散文,是其三十年一贯的创作。

  • 一碗烟火度春秋——张金凤散文集《空碗朝天》的内涵解读

    作者:高丽君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我和她第一次相见是在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颁奖会上。十月末的那些天,古镇小雨不断,在江南的细雨连绵微冷天气里,来自天地南北的获奖者聚在文脉汹涌的小镇,但我们的心是火热的。

  • 新时代,文学何为?——关于中国新经济文学的理论探讨

    作者:陈丽伟 刊期:2018年第01期

    陈丽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40年来的文学创作,我们发现少有正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的精品力作,也少有来自文学理论方面的明确引导。正是基于这一方面的缺失,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中国新经济文学这一概念并努力进行了理论构建。

  • 互联网+语境下中国IP电影发展研究

    作者:刘强; 车前 刊期: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国产电影票房收入更是呈现出“井喷”局面,每年同比增长30%左右,电影类型更是日趋多元丰富。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10月20日举行的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所言:“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占据市场总量的48.46%。2015年国产电影占据了62.82%。

  •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生态伦理内涵

    作者:苏月奂 刊期:2018年第01期

    由于过度消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雾霾弥漫、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重大的生态问题业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存。而对这样生死攸关的生态伦理问题,中国当代电影并未给以足够深情的关注。中国当代电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漏洞?它的生态伦理观是什么?它的生态伦理观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怎样的互作关系?

  • 莫言小说中的梦幻书写

    作者:孙俊杰; 张学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发表于1985年的《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莫言曾说过这篇小说的写作源起:“1984年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宿舍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一片辽阔的萝卜地,萝卜地中央有一个草棚,从那草棚里走出了一个身穿红衣的丰满姑娘。她手持一柄鱼叉,从地里又起一个红萝卜,高举着,迎着初升的红太阳,对着我走来。这时起床的号声响了。

  • 底层叙事与女性维度——叶梅小说创作论

    作者:杜李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土家族作家叶梅来自湖北恩施,出身底层并专注于对底层的书写,关注底层民众的“渴望与追求,欢乐与疼痛,成功与失败,思念与留守”,对他们的生存苦难和精神受难进行了充满深情的表现。

  • 重审当代家族小说的叙事结构与时空意识

    作者:叶永胜 刊期:2018年第01期

    作为一个重要的亚叙事类型,所谓家族小说,是指以家族生活(宗法伦理、婚姻爱情、家族兴衰等)为叙事中心,展示家族框架中的人物生存状态,并由家族而辐射及社会,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画卷的小说,具有惊人的艺术总括力。

  • “五四”文学“反传统”之具体含义辨析——以《老鸦》《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为中心

    作者:赵东祥 刊期:2018年第01期

    惯常的印象和普遍的说法是,“五四”文学“反传统”并生成了“新文学”传统,但“五四”文学之“反传统”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其实还存在认识的模糊性。林毓生认为“五四”文学之激烈的反传统源自于传统儒家忧国忧民的文化传统,来源于儒家看待传统的有机一体的观念,这实际上是以反传统的形式恢复了传统。

  • 自言自语

    作者:笠铭 刊期:2018年第01期

    突然无路可走,也会突然柳暗花明,人生就这样,低落时要耐得寂寞,高处时须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