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评论

百家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百家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8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新鲁军、作家作品研究、张炜研究小辑、文学现象观察、当代诗歌研究、影视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8358
国内刊号:37-1482/I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2012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1068
总被引量:307
H指数:6
  • 文化传统与文化自觉——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使命

    作者:林雅华 刊期:2017年第05期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自以来,就形成了广泛和强劲的社会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说,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度体认,对于自身文化使命、文化担当的深度自觉。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 比较诗学与各种艺术的相互阐发

    作者:凌晨光 刊期:2017年第05期

    比较诗学是一个以文学理论比较为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还包括跨学科、跨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但其中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文学、绘画、音乐等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比较与阐发,一直以来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莱辛的《拉奥孔》只是少数例外之一)。

  • 一部充满矛盾冲突的思辨之作——论张炜长篇小说《独药师》的多重主题意蕴

    作者:刘传霞 刊期:2017年第05期

    《独药师》是张炜在《你在高原》之后,推出的一部回望家乡胶东半岛近代历史风云的长篇之作。在古代,胶东半岛是中国养生学的发生地,也是养生文化传播与继承之地。在近代,胶东半岛是西方基督教在中国北方最早的登陆地,这里是中西方文化冲突、对峙、

  • 世情史、生命史与爱欲史的同构互映——评王跃文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

    作者:杨新刚 刊期:2017年第05期

    王跃文发表于《当代》(2014·5-6)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将社会世情的沧桑流变史与个体主体的生命史以及恋情史,编织在一起。小说三史合一,将30多年的社会演进与个体命运遭际相结合,表现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的情感生活。小说既表现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社会的脉动流向及潮流,

  • 生命与自然的讴歌——读孔林散文诗集《诗海星云》

    作者:刘焕阳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学生态,林林总总,其种类丰富多样,不形于一态;其风格异彩纷呈,不拘于一格;其方法千变万化,不定于一尊。但无论文学的样式、风格、方法多么不同,就其现代性功能的向度来说,都要以舒展生命、提升德性、温润心田、净化灵魂、启迪心智、健全人格为指归。

  • 论路也诗歌的“内向性”及其诗学精神

    作者:丛新强 刊期:2017年第05期

    记不得在哪一次访谈中,路也自述写诗是源于生命的需要,可以使自我从自身内部产生一种力量,以抵挡粗陋的外部世界。面对重重矛盾和对立的现实生活,路也的诗歌不是采取直面的方式,也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着力于如何让一个异在的世界成为属己的世界。

  • 论李林芳诗集《青箬笠》的生命意识

    作者:郭海玉; 孙基林 刊期:2017年第05期

    继个人诗集《素花襁褓》《艾涧诗草》后,李林芳近期又推出另一本诗集《青箬笠》。这是本记录了李林芳丰富、鲜活的生命意识的诗集。杨守森认为,生命意识是指"具有了意识活动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与探寻,具体体现为生命体验、

  • 传奇、写实与真实——以2016年中短篇小说为例

    作者:徐勇 刊期:2017年第05期

    虽然每年岁末或年初总会涌现名目繁多的年度文学总结与综论,诸如长篇的、中短篇的、散文的,或诗歌的,等等。文学总在一直向前发展。但事实的另一面可能是,在这年复一年的文学演变进程中,有些问题却是始终如一的存在着的,它们此前曾经困扰过作家的创作,今后仍旧可能继续困扰着作家们。

  • 无欲写作通往力量之爱——朵渔论

    作者:刘波 刊期:2017年第05期

    在诗集《最后的黑暗》"后记"中,朵渔说他写了这些年,"真的还不知道诗到底是怎么回事",越写越深感诗歌的不可把握。有读者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他何出此言:写的那么好,那么清醒,怎么会不知道"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理解朵渔的"困境"。

  • 故乡的缺席与在场——李云雷乡土小说研讨

    作者:张艳梅; 李浩; 宗利华; 盖光; 唐长华; 王晓梦; 尹航; 周广花; 朱孜莘; 王春慧; 李文静; 王虎; 贾舒文; 史永欣 刊期:2017年第05期

    张艳梅:今天我们研讨李云雷的小说。云雷来过我们学校,有的同学可能见过,小说大家都认真阅读了,希望一会儿发言的时候,可以听到很多真知灼见。李浩、宗利华和李云雷都是70后作家,三个人写作各有千秋,风格各异,

  • 留守儿童题材电影的多维透视

    作者:曾庆江 刊期:2017年第05期

    随着中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父母从农村走向走入城市,从小城镇走向大都市,从国内走向国外,这就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保守数量当在6000万以上,而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类型化整合与创新——《小别离》的主题并蓄之重与叙事节制之轻

    作者:李翠芳 刊期:2017年第05期

    随着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电视剧的类型化模式已日臻成熟,各种类型剧已各成气候。类型化的场景、人物和剧情固然能更好表现电视剧的情感谱系和观念塑造,但是,更多的类型剧却各自为据,规格渐小,在现实表现和精神建设方面表现出僵化和禁锢的弊病。

  • 论葛亮《北鸢》的民国想象与古典书写

    作者:曾祥金 刊期:2017年第05期

    作家葛亮近年来在文坛异军突起,相继出版小说《朱雀》《七声》《谜鸦》《浣熊》等,被评论者称为"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1)。《北鸢》(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0月)是他的长篇新作,小说将视域投放到波谲云诡又异彩纷呈的民国,力图通过对两个家族历史的勾勒呈现出作者心目中的民国。

  • 没有父亲的生活——评林培源的长篇小说《以父之名》

    作者:唐小祥 刊期:2017年第05期

    契诃夫的戏剧处女作就叫《没有父亲的人》(又名《普拉东诺夫》),新生代小说家东西90年代有部名噪一时的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无论在主题、题材上,还是在叙事基调与表意策略上,林培源新近出版的《以父之名》都与这两部作品构成潜在的互文性,

  • 探寻人心的隐密与幽微——评蔡东小说集《我想要的一天》

    作者:毕京贞 刊期:2017年第05期

    从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十几年的创作历程中,蔡东并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期间她还因为毕业后步入工作所带来的生活变动,而搁笔停写了四年时间,然而这四年时间并不是荒废虚度的,蔡东曾在访谈中谈到:"我2010年重新开始写的时候,我写的东西跟读书的时候写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