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02/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学研究、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翻译研究、学术前沿与动态、书评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刊号:1003-6539
国内刊号:11-2802/H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35
复合影响因子:0.72
总发文量:1291
总被引量:12148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6.2426
立即指数:0.0634
期刊他引率:0.9729
平均引文率:17.7254
  • 西方乌托邦文学溯源之古典神话

    作者:牛红英 刊期:2011年第06期

    黄金时代之类的西方古典神话是西方乌托邦思想和乌托邦文学的源头之一。这类典故在其神话外衣下蕴含的生态乌托邦思想成为后世西方文学的一个母题,也与当代方兴未艾的各种生态理论,尤其是与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哲学遥相呼应。此类西方神话的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研究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 翻译史研究方法的深化与创新——兼评王晓元博士《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

    作者:修文乔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中国翻译史特别是文学翻译史著述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研究方法上尚存在不足。本文以翻译断代史专题研究专著《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为例,从史料考辨、文本分析和史论互动3个方面探讨翻译史研究方法的深化与创新途径,希望能引发学界对于翻译史研究方法更多的思索和探讨。

  • 评价理论中的“级差”范畴:发展与理论来源

    作者:何中清 刊期:2011年第06期

    级差范畴在评价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贯穿了整个评价体系,为态度和介入系统提供分级资源。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探讨级差范畴:发展及理论来源。级差范畴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萌芽、完善和成熟阶段;它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分级、强化和模糊等相关理论。

  • 频率副词和集合名词的概率哲学解读——对Ariel Cohen概率语义学的引介

    作者:王伟强 刊期:2011年第06期

    在世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中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连续统,而具有反映世界功能的自然语言也包含大量的表达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方式。以经验主义和归纳逻辑为基础的概率哲学思想则为研究语言中的这一连续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本文在梳理概率哲学的发展基础上介绍了概率语言学家Ariel Cohen运用概率哲学思想对自然语言中的包含频率副词和集合...

  • 国内外高校网站主页校长欢迎辞语类的元话语对比分析

    作者:谢君 刊期:2011年第06期

    元话语的使用必须符合特定语类的特征。高校网站主页校长欢迎辞的元话语使用必须符合该语类的特征。笔者对30所国内外高校网站主页上的校长欢迎辞(英文版)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一些相似和差异之处,进而指出缩小差异的途径是改进语篇结构、改进部分元话语手段的使用及加强实证研究。

  • 影响二语词汇组块可理解输出的认知因素探讨

    作者:张玲 刊期:2011年第06期

    二语习得研究认为词汇组块是词汇在语法、语义和语境方面优势组合的语言半成品;学习者对词块的认知加工越精细,越有利于其语言意识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从意象图式、工作记忆和选择性注意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影响二语词块可理解输出的认知因素。认为意象图式是二语词汇组块可理解输出的主要基础之一;长时工作记忆是词汇可理解输出的心理表...

  • 爱默生文学伦理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启示

    作者:龙云 刊期:2011年第06期

    爱默生作为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领袖,其思想对美国文化、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默生的作品中除了对自立、政治的倡导外,还主张文本创作的伦理性和文学真理的共通性,特别强调了文本对内心的反省和对灵魂的探索的伦理功能。爱默生提倡人本主义和社会维度相契合的观点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爱默生的文学伦理思想提...

  • 大爱的隐喻与转喻——浅论《何西阿书》的叙事策略

    作者:贺权宁 黄宗贤 刊期:2011年第06期

    《何西阿书》是《圣经.旧约》里十二小先知书中极具特色的篇章,其以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正是其叙事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读者在理解该书意旨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困惑。本文尝试从《何西阿书》的叙事策略分析入手,考察该作品中隐喻性叙事和转喻性叙事对于推动叙事发展和深化主题产生的作用,同时揭示在隐喻性叙事和转喻...

  • 迷失在逃离与回归之间——析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叙事策略

    作者:谭敏 赵宁 刊期:2011年第06期

    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讲述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双线交错的叙事进程避免了传统叙事的平稳单调;而停顿、重复、省略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叙事富于节奏,同时,也展示和深化了故事的主题,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

  • “易变的镜子”——论莎氏商籁体组诗中理想的自我

    作者:胡茂盛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旨在通过莎氏商籁体组诗中的几个他者影像来确立诗中频繁出现的第一人称"我"的身份,进而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并由此揭示文学世界以及现实世界中自我身份探求的含义与价值。结合拉康镜像理论中的同形确认和异形确认两种分类方法,本文在主体"我"与"美男子"、"玻璃瓶囚徒"和"深肤色女子"的相对关系中对"我"进行同形确认,在"我"与"...

  • 男权·女性·自然——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解读

    作者:文珊 刊期:2011年第06期

    《潜水鸟》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著名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印第安梅蒂斯女孩皮格特边缘生存境况、林中潜水鸟消亡遭遇以及两者间隐喻关系的分析,揭示工业化文明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父权制文化及其二元论思维模式对有色人种、女性和自然的无情摧残,反映出作品所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从对三则寓言的解读看中美学生的联想、创作、分析能力

    作者:梁颖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学生对完全相同的3则寓言的不同解读,分析中美学生之间在联想能力、创作能力、分析能力上的异同,发现中国学生以联想能力见长,而美国学生以文学创作、分析能力见长,进而指出我国新型英语写作教学在继承培养发散思维的传统上,要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析能力和系统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

    作者:吴文 甘勇 刊期:2011年第06期

    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西方心理学界关注,然而用以指导二语习得研究却始缘于1985年Frawley和Lantolf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的"Second Language Discourse:A Vygotskian Perspective"。本研究从调节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理论等视角对25年以来西方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引导国内学者更好...

  • 投稿启事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为提高本刊出版质量,规范论文格式,现对投稿提出以下要求:一、来稿应为A4单面打印稿,正文宋体小四号字,并登陆学报网站(http://journal.bisu.edu.cn)投稿系统,上传电子版,内容与打印稿一致。本刊不接受电子投稿。二、请于标题下注明作者姓名(应加脚注提供作者简介,详见下四)、工作单位全称、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如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方家论坛”栏目征文补充说明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为提高办刊质量,我刊已于2010年1月开始设立“方家论坛”栏目,征集遴选学术精品发表。该栏目自设立以来,得到了广大作者的热情支持与响应,并在期刊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进一步办好该栏目,有关具体征文事宜补充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