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

杂志简介:《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总发文量:70
总被引量:55
H指数:4
  • 图书经典及其特质论

    作者:杨虎; 肖东发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不同的图书经典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孕育出来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塑造并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性格与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作者、出版者和读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经典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为此,有必要对经典的基本概念及其文化特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中外著述历史的发展来看,图书经典应该具备十方面的文化特质。

  • 战时日本新闻的“沦陷”与日本国民性的关联

    作者:单波; 詹佩 刊期:2015年第01期

    战时日本媒体到底受到什么力量的驱使,逐步沦为军部的传声筒,丧失了言论自由?本文发现,日本新闻界乐于造就为报纸而存在的国民,也乐于被国民所造就,自觉把自己绑缚在国民性之中;当国民性主导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将不再独立于政府、受众、广告主,无法说自己想说的话,一切客观、公正、独立、自由将成为泡影,只是听从国民的需求。在战争状态下,日本...

  •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传播学思考——以战略传播思想为中心

    作者:刘继忠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社会有机体"范畴内。借助"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传播是社会的黏合剂"等诸多传播思想。文章从社会信息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子系统的互动关系层面首次诠释了国民党败退大陆的传播学根源。文章认为国民党败退大陆在于:以人脉资源构建的"人治"组织模式是其逻辑起点。这一模式在逻辑力量的推动下在经济、军事、文化、社会、...

  • 中国与西方的现代意象: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

    作者:向芬 刊期:2015年第01期

    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线",曾一度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主线,研究"哪些人在关注滇缅公路?他们如何建构滇缅公路?他们关于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展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于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在抗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这些问题。...

  • 反思广告研究中的“经济学帝国主义”

    作者:祝帅 刊期:2015年第01期

    自从1984年厦门大学在余也鲁教授的主持下创办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广告学专业以来,中国的广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在国际广告学术话语场内也以中国学者独特的问题意识获得了一席之地。然而,在当下的广告学论文中存在一种"言必称经济学"的倾向,或者说,经济学在当前广告研究中成了第一显学,这种现象和之前一个阶段的广告研究有很大的差别。本...

  • 网络时代新闻如何表征现实?——一个融合的理论视角

    作者:王辰瑶 刊期:2015年第01期

    新闻传播语境的变化,不仅带来了一系列新技术,创造了新的新闻生产和营销模式,也带来了对新闻基础观念的挑战,并"一再提出旧的问题"。本文即是在网络时代对一个新闻学古老问题的重新思考。本文将新闻真实重新界定为新闻应该如何表征现实的问题,并回顾了三种不同理论视角对此的回答:伦理的视角、认识论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视角。本文认为,这三种...

  • 美国华文报刊维系族群边际的困境

    作者:彭伟步 刊期:2015年第01期

    美国少数族群传媒数量多,华文传媒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媒体。族群边际维系是少数族群传媒最重要的功能与任务。作为维系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手段和桥梁,华文报刊在努力传播华族文化、强化华人的族群意识的同时,面临受到移动媒体冲击、潜在瓦解族群边际的问题,从而不得不在瓦解与维系族群认同中寻找平衡。

  • 信息传播科技与新工人的文化空间:以华南地区“X中心”为个案的考察

    作者:王洪喆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工人阶级网络社会的概念框架出发,新工人群体通过信息与传播科技而形成的传播和文化网络为工人身份和意识的生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在这种新的网络化劳工文化形成过程中,传统物理空间的作用和位置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究。本文尝试通过考察深圳工业区的"X工友文化家园"这一个案,探讨工人社区的本地文化生活和建基于其上的跨地域网络之间的关系...

  • 悲剧性事件的“家属报道”中记者的伦理抉择——以“马航MH370失联”报道中记者与家属的互动为个案

    作者:刘津 刊期:2015年第01期

    家属如何报道,是"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舆论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针对15位采访家属的记者的质性深度访谈发现,1个月的报道区间内。记者与家属之间经历了从对立到合作的关系演变。而在动态的伦理抉择环境中,记者的行为选择也经历了从莽撞侵扰、谨慎试探到合作与辜负的调整过程。本文认为,悲剧性事件的家属报道中,事发初期记者往往面临较大的伦...

  • 传播学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综述与前瞻

    作者:胡鹏 刊期:2015年第01期

    2002年以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议题开始进入国家的决策层面。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基本概念与问题、绩效与满意度、定价和供需分析、公民权利...

  • “中国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图——对中国学者的“中国梦”研究综述和批评

    作者:贾文山; 赵立敏 刊期:2015年第01期

    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近几年,中国学者围绕"中国梦"从哲学、历史、话语构建、媒介传播等角度进行了理论阐释。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梦的诞生背景、内涵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梦的理论建构地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改进的建议,认为当前"中国梦"研究需坚持民族话语与世界话语的结合,坚持从分散到整合的研究,坚持从对集...

  • 侗族大歌的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作者:张斌; 张昆 刊期:2015年第01期

    侗族大歌所蕴含的自然、和谐、团结、勤劳、进取等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做好侗族大歌的国际传播,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建构;当前侗族大歌国际传播中存在"去生活化"本真性缺失,以及资金和国际传播人才缺乏等问题:要做好侗族大歌的国际传播,推进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工作,需要解决好信息的"本真性"问题,提高传播主体的...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媒体及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作者:王秀丽; 梁云祥 刊期:2015年第01期

    大众媒体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对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关注。中国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网络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日本民众眼中的中国媒体及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研究发现,日本民众主要通过日本本国媒体了解中国,对中国媒体的接触和使用都非...

  • 中国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的特例——广府文化海外传播的现象与本质

    作者:刘康杰 刊期:2015年第01期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术界,都很少研究中国地域文化的海外传播。本文以澳洲华人和华文传媒为例,通过历史研究和实地观察法,探索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独特分支——广府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显示从19世纪中期广府文化就开始在澳洲广泛传播,深刻影响华人乃至主流社会的人口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直至今天。特别是广府的传媒文化,从1856年至今一直都...

  • 主编的话

    作者:程曼丽 刊期:2015年第01期

    无论哪朝哪代。“新技术”“新观念”“新学”“新知”等词汇如同肾上腺素,总是能对人类肌体产生强大的激化作用,使之兴奋异常,趋之若鹜。眼下的新闻传播研究就不乏这样的追逐。这种特殊的“药理现象”一旦被放大,就会影响研究者对于现实问题的理性判断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