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冻土

冰川冻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杂志简介:《冰川冻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7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寒区工程与灾害、冰冻圈水文与水资源、冰冻圈生态学、冰冻圈技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40
国内刊号:62-1072/P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9
复合影响因子:1.46
总发文量:2076
总被引量:44183
H指数:74
引用半衰期:4.5254
立即指数:0.1357
期刊他引率:0.6905
平均引文率:19.9571
  •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孙永福 刊期:2005年第02期

    青藏铁路建设需穿越高原多年冻土区, 在探明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了青藏铁路线路的走向方案.在多年的冻土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5个不同类型冻土工程试验研究,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指导设计和施工.全面总结4 a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了"主动降温, 冷却地基, 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 制定了...

  • 边界条件对碎石层降温效果及机理的影响

    作者:赖远明; 张明义; 喻文兵; 高志华 刊期:2005年第02期

    对平均粒径为22.1 cm, 厚度1.3 m, 边界为开放和封闭的碎石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从环境温度为最高和最低时刻封闭碎石层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可知: 当碎石层上表面温度低于下表面时, 碎石层自下向上的散热由空气对流和碎石间的热传导来完成; 当上表面温度高于下表面时, 自上向下传递的热量由碎石接触面间的热传导完成, 此时, 由于其内部的空气几...

  • 青藏高原冻土区路面类型对路基温度场影响的非线性分析

    作者:汪海年; 窦明健; 吴敏慧 刊期:2005年第02期

    采用焓模型, 建立含相变的冻土路基温度场, 综合考虑气温、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坡面蒸发等气象因素, 将诸多气象因素归结为第二、三类边界条件的叠加组合, 对不同气温地区的沥青路面及水泥路面路基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结果表明: 路面类型对冻土路基温度场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路面的采用可有效地降低路面温度, 延缓冻土上限下降速率, 从而可...

  •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

    作者:马辉; 廖小平; 赖远明 刊期:2005年第02期

    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工程特性和分布情况及其与桩基础工程间的相互影响, 论述了在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施工环境下, 被广泛应用的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 讨论了影响桩基回冻时间的各种因素以及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其中所占的地位, 提出了对青藏铁路相关施工规范中桩基混凝土部份温度指标进行适当调整的建...

  •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原状多年冻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作者:温智; 盛煜; 马巍; 邓友生; 吴基春 刊期:2005年第02期

    取自青藏高原北麓河试验段的原状冻土, 利用QL-30热物性分析仪测定原状冻土的导热系数. 结果表明: 原状冻土和重塑土的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存在着较大差别. 对于浅部冻土层, 气体体积含量和含冰量是影响原状冻土导热系数的控制因素; 而对于地下冰层, 冰是控制其导热系数的最重要因素, 气体体积含量的大小也对其导热系数有影响. 对于深部强-全风化泥...

  • 冻土中单桩抗压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

    作者:汪仁和; 王伟; 陈永锋 刊期:2005年第02期

    以新疆地区某高压输电线建设项目为背景, 在室内进行了人工冻结条件下桩的静载荷模型试验. 试验研究在不同冻结温度下冻土中单桩竖向荷载下的承载力特性及其力学现状, 分析了包括桩的轴力、桩土冻结强度及其分布规律, 以及桩端阻力特性和桩头竖向位移与荷载的关系曲线等. 研究获得了桩的冻结力、单桩竖向承载力与温度的关系等, 可为未来西部冻土...

  • 《冰川冻土》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二等奖)

    刊期:2005年第02期

  • 西藏阿伊拉日居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及其ESR年龄测定

    作者: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杜建军; 孟庆伟 刊期:2005年第02期

    在西藏札达盆地北缘阿伊拉日居山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4套第四纪冰川与冰水沉积物, 其冰川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结果分别为1 161~730 ka BP、 319~336 ka BP、 211 ka BP和105~15 ka BP. 测年结果表明, 在札达盆地北缘阿伊拉日居山南麓所发生的4次冰川作用, 其形成时期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晚期、中更新...

  •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作者:蒲健辰; 姚檀栋; 段克勤; 坂井亚规子; 藤田耕史; 松田好弘 刊期:2005年第02期

    祁连山七一冰川观测结果表明, 2001/2002年度和2002/2003年度冰川物质平衡分别为-810 mm和-316 mm水当量, 冰面出现显著的减薄状态. 和过去的观测结果相比较, 20世纪70年代为较大的正平衡, 年平均为360 mm水当量; 80年代年平均为4 mm水当量, 基本接近零平衡状态. 到近两年亏损强烈, 为所有观测资料中负平衡值最大的年份, 零平衡线也达到最高位置...

  •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沿线气溶胶成分分析

    作者:徐建中; 孙俊英; 任贾文; 秦大河 刊期:2005年第02期

    对2003年7月15~9月28日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沿线所采集的气溶胶样品进行分析, 获得了Na+、 NH+4、 Ca2+、 Cl-、 MSA、 SO2-4等11种离子的浓度数据(文中使用当量浓度).根据相关分析, 可将11种离子分为3类: 海盐源离子, 包括Na+、 Mg2+、 K+、 Ca2+、 Cl-、 SO2-4; 人为源, 包括 NH+4、 NO-3; 其它源, 包括 CH3COO-、 MSA、 C2O2-4. 气溶胶...

  • 慕士塔格夏季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

    作者:郑伟; 姚檀栋; 徐柏青 刊期:2005年第02期

    利用CIRAS-SC型号的CO2和H2O分析仪, 对东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地区2003年夏季(6~8月)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和水汽进行精确持续观测, 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近地表CO2浓度夏季的变化特征. 观测表明, 该地夏季CO2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 并因受陆地植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 有明显的日周期变化. 在短时间尺度上, 其变化趋势与瓦里...

  • 波堆藏布谷地冰碛丘陵形成机制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杨威; 周尚哲; 王杰; 王孝理; 孙爱芝; 许刘兵; 韩海涛 刊期:2005年第02期

    波堆藏布谷地中分布着大面积的冰碛丘陵, 通过考察发现其个体大小、外形、分布规模及内部砾石组成等方面都与高纬大冰盖形成的冰碛丘陵有很大的区别. 以冰川沉积学理论为基础, 从沉积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中低纬度波堆藏布谷地中冰碛丘陵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造成冰川的大面积死冰加之宽阔的河谷、海洋性冰川的特性促使波堆藏布谷中形...

  • 基于ETM^+影像的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海洋性冰川信息提取

    作者:张明华 刊期:2005年第02期

    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方案线穿越冰川作用强烈的南迦巴瓦峰地区, 为查明该区冰川活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以ETM+为信息源, 以图像统计量为基础, 运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对该区冰川进行了图像光谱信息提取与分析.冰川在TM5、 7波段光谱值范围窄, 且冰碛与冰雪有明显的光谱差异, 是冰川信息提取的有利波段. 包含TM5、 7的多波段图像K-L变换的最后...

  • 粒度和元素证据指示的居延海1.5 ka BP来环境演化

    作者:靳鹤龄; 肖洪浪; 张洪; 孙忠 刊期:2005年第02期

    居延海是黑河的终端湖, 在最近3 000 a来已由原来面积800 km2逐渐萎缩而最终干涸, 同时其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居延海(索果诺尔)湖相沉积的粒度和元素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明清以前湖泊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暖时期, 气候偏湿, 入湖水量增多, 湖泊面积扩大, 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寒冷时期, 气候偏干, 入湖水量减小, 湖泊萎缩,...

  • 滇西名山点苍山地区地貌结构与特征研究

    作者:万晔; 韩添丁; 段昌群; 杨惠安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野外细部考察地貌发育、地貌组合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苍山-洱海地区层状地貌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对苍山及其山地的寒冷地貌过程和第四纪冰川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点苍山发育两次冰川作用, 即大理冰期早期和晚期, 是中国大陆发育古冰川的最南界. 探讨了苍山山顶古夷平面、三级广布的侵蚀面、三级混杂堆积扇群及滨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