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28/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控制、化学与材料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7-4260
国内刊号:34-1328/N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53
总发文量:2648
总被引量:5041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7.3452
立即指数:0.0575
期刊他引率:0.9903
平均引文率:9.615
  •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逻辑、形式、要求

    作者:于德 刊期:2019年第06期

    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战胜一系列艰难险阻、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一系列伟大胜利的宝贵经验和重要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多次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具有鲜明的现实逻辑和理论...

  • 人工智能时代的审美主体与网络文学

    作者:江飞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人工智能时代的审美主体与网络文学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地介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机器视觉、人脸识别、智能控制、语音交互、语言理解等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主体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乃至知识生产模式,可以说,一个崭新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说,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

  • 人工智能视域下审美主体性反思

    作者:周盈之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人文领域的重要影响就是深化人类对自身的理解,而审美正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杆。围绕“人”的概念,选取电影作品为例证,着重探讨人工智能对审美主体性的影响。从人类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颠覆,到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重建,“人工智能威胁论”看似反人类,实则很人本,看似指向未来,实则立足当下,而审美艺术是人类应对危机...

  • 网络文学概念内涵演变

    作者:王江红 刊期:2019年第06期

    网络文学概念界定各有内涵。崇拜新媒介,或将凡是与网络有关的文学都纳入网络文学;或将利用网络超文本、超链接技术的作品界定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文学审美视角,或否认网络文学概念的必要性与独立性,或强调网络文学是由网民在网络上创作、阅读的文学。生产机制角度,或将网络文学等同于包括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网络小说等多种体裁的“网络时...

  • 桐城名士孙临死难事迹考

    作者:徐文翔 刊期:2019年第06期

    孙临为明末桐城名士,与方以智、钱澄之投身抗清事业,不屈而死,是桐城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孙临生平事迹颇多敷演成分,尤是其死难的具体情形,因涉及杨文骢、葛嫩等,更是扑朔迷离,须进一步考辨。分析史料,孙临死难时间为1646年;杨文骢、孙临未曾向清军统帅多铎求降,而是拒绝了多铎的劝降,不屈而死;名妓葛嫩早在孙临“举义云间”时就已殒命,《板桥...

  • 论网络剧的道德审美规制

    作者:雒有谋; 唐雪莲; 王兰燕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互联网语境下,网络剧陷入道德和审美困局:活泼、另类、接地气、平民化叙事风格的网络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满足了观众不同收视需求;但“百无禁忌”的网络剧缺乏文化艺术产品应有的社会责任,部分内容甚至大幅度游离于传统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之外。规范网络剧的可能出路在于文化艺术领域实行法治并建立影视管理分级制。

  • 多丽丝·莱辛小说文本的叙事形式

    作者:章燕 刊期:2019年第06期

    多丽丝·莱辛不断对小说叙事范式进行突破。探索如何用小说传达她感受到的独特现实境遇,如何用语言最大限度表达真实,这些探索可概括为真实和虚构、语言和表达、形式和内容三个方面。代表了莱辛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叙事范式的观察评判。她认为小说叙事需在再现现实和文本建构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根据内容适配最贴近的文本表达形式,不必受固定...

  • 从清末民国契约文书看其语言保守性特点

    作者:黑维强; 黄瑞群 刊期:2019年第06期

    契约文书在文体上属于应用文范畴,其构成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大致在唐五代时期逐渐成熟,已有范文、样本出现,语言文字的表述形成了基本固定的模式,出现了相对固定的句式以及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词语在口语中已经消失,而在契约文书中仍然频繁出现,显示了它的语言使用具有保守性一面。保守性的原因主要是书写者的文化水平...

  • 《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再校八则

    作者:付喻锐 刊期:2019年第06期

    《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易遵发、姜启成等家藏诉讼文书》第三部分重点收录了贵州文斗寨清末至民国时期家藏官文书。该书录文存在因不识俗字、异体字造成的部分误录、漏录现象。结合字书,并核对原契图版,考辨和校勘录文中误读和失读的文字,以期恢复文书的本来面貌,也为该书的再版和相关研究扫清语言文字障碍。

  • 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探微——以《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为视角

    作者:曹祝兵 刊期:2019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法,系统考察《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江淮官话韵学著作中见组、精组声母在细音前的变化,发现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经历——见组、精组均未腭化(清初)→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但ʨi、ʨhi、ɕi未独立成母(清中期)→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ʨi、ʨhi、ɕi已独立成母(清晚期)——的过程。

  • “一肚子/脑子+中心成分”的认知语义学解释

    作者:孙宝新 刊期:2019年第06期

    构件与构式的互动导致构式“一肚子/脑子+中心成分”对特定构件“问题”选择的不对称性。数词“一”的特殊性、量词位置“肚子”“脑子”的词性及构式赋予的强迫性是构式存在的前提,也是两者的共性。“肚子”本身的外显性、空间性、容纳性催生了计量的典型性,直接导致“一脑子+中心成分”中部分成员向“一肚子+中心成分”的转移,从而造成两者的...

  • 家国天下:北洋政要遗嘱研究

    作者:冯巧霞 刊期:2019年第06期

    遗嘱是用生命书写的语言,既包含对过去经验教训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寄托。同时,遗嘱也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文化。改革开放前,北洋时期一直被视为一个黑暗的时代,北洋政要长期被视为祸国殃民的卖国贼,其遗嘱自然无人问津。然北洋政要的遗嘱既有对过往的忏悔,也有对家国天下的寄托。解读北洋政要遗嘱中对家国天下的独特情怀,对于重新认识北洋人物及北...

  • 1927-1937年国民政府省厅督导县政制度的施行及其弊端

    作者:梁华玮 刊期:2019年第06期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制度上主要实行省县二级制,目的在于通过省厅监督和指导县政,以便加强中央集权。然而,这种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诸多弊端,造成县政政务废弛,纠纷不断,以致最终造成县政乱作为和不作为。此制之所以产生如此不良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地方政治不良,二是县政制度设计存在弊端。国民...

  • 学术何以独立:1947年知识界对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的批驳

    作者:徐希军 刊期:2019年第06期

    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发表引起知识界的论争。论者或主张学术自由先于学术独立,或强调社会环境,所论都指向《学术计划》所体现的自由主义,有意淡化《学术计划》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而过多地强调政治自由之于学术独立的先决条件。学术论争背后潜藏着政治斗争,政治话语支配了学理逻辑,此点不易为时人与后人所察觉。

  • 英国的封君封臣制度述论

    作者:张莹 刊期:2019年第06期

    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封建制度核心制度之一,它与一并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该制度下,封君主要以封臣提供数量不等的且自备武器装备的骑士为条件向封臣分封土地。英国的封君封臣制度由法兰西地区传入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