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28/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控制、化学与材料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7-4260
国内刊号:34-1328/N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53
总发文量:2648
总被引量:5041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7.3452
立即指数:0.0575
期刊他引率:0.9903
平均引文率:9.615
  • 两淮民歌的历史演化——兼论台静农《淮南民歌集》的审美价值

    作者:谢昭新 刊期:2011年第01期

    民歌起源于劳动,来自社会生活,从《诗经》、汉魏乐府民歌传承下来的两淮民歌,形成以反映民间生活、展示社会风俗、歌咏爱情婚姻为主调。从艺术形式上看,两淮民歌由三言、四言,向五言四句和七言四句发展,在延续发展中,又出现较多的五句子民歌,从而丰富了两淮民歌的歌体形态。台静农搜集整理的五句子歌体《淮南民歌集》,不仅具有展示两淮风俗民情...

  • 乌托邦的修辞幻象——格非小说论

    作者:雷胜学 刊期:2011年第01期

    格非的许多小说贯穿着一个"寻找真相"的叙述模式,这种模式是源于格非对世界的不真实感、非连续性和非逻辑性的切身体验;同时,它也指向了词的历史所指的缺席,隐喻着词与物的分裂,体现着格非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的质疑。格非对语言既依赖又不信任的双重态度,更凸显了其对世界的唯理论式的怀疑主义态度。他最近对乌托邦问题的思考,也为我们重新...

  • 唐代古文运动的家学渊源及师承关系

    作者:童岳敏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唐的古文运动,家学渊源甚长,背后有着浓厚的北方区域文化传统,而山东士族文化则是其核心根源。就家学的传承类型而言,主要有家族内的传授与外家之学。传承的内容方面,以诗文为主,也重经术,尚史学。早期古文运动存在着以元?秀、萧颍士、独孤及为中心的师友创作群体,他们的文体文风改革与理论探讨则开韩、柳之先河。而"韩门弟子"的形成具有一...

  • 板桥钟爱杜诗探因

    作者:秦克祥 刊期:2011年第01期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本身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非常自负又力求保持个性,既声明不依附他人,又标榜从事"清诗清文"的创作,但他尤其钟爱杜甫的诗作,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推崇杜诗,其中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社会、家庭及其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

  • 陶慕宁校本《金瓶梅词话》补校

    作者:刘敬林 刊期:2011年第01期

    继续对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校勘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的时间副词

    作者:方胜; 张帆 刊期:2011年第01期

    发现于1967年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是目前所知的最早说唱鼓词底本,反映了元明时期说唱词话的语言习惯和特色。其中时间副词大致可分为十类,且很有特色。

  • 转喻在古汉字造字表词方法中的运用例说——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作者:夏利亚 刊期:2011年第01期

    认知语言学有关转喻的理论可用来分析古汉字造字表词的方法,由此得出了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转喻的几种形式,如"工具转喻法、因果转喻法、容纳转喻法"等。从认知角度探索古汉字造字表词的方法,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先人的造字思维,把握古文字的造字规律,为古汉字的释读提供新鲜的也许是更为科学的思路。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同场词语附注照应指瑕

    作者:王小郴 刊期:2011年第01期

    词汇中同场词语形成一个个子系统,词语和词语之间在意义上存在横向联系,词典释义应尽量表现这种横向联系,释义方式应尽可能一致,释义内容和措辞要相互照应。《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对同场词语释义时大多尽善尽美,但不少词语的附注仍存在体例不够严谨、照应不周、前后不能呼应等现象。指出这些微瑕,意在补其缺憾,使其日臻完善。

  •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转向

    作者:程平; 岑淳 刊期:2011年第01期

    西方古代近代哲学基本上遵循客体性的原则。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则从人的意志冲动、意向行为、本真存在、心理活动、有效行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实现了主体性转向,大多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夸大了人的主体性,但对于我们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有借鉴作用。

  • 哲学创新与当代社会发展——安徽省哲学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

    作者:黄世福 刊期:2011年第01期

    安徽省哲学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暨"哲学创新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6至28日在安庆市召开。与会专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与"三化"研究、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方式转变、中西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等4个分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 明清徽商妇与商业的互动

    作者:焦存超 刊期:2011年第01期

    徽商妇的重商意识和行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商业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着徽商妇的服饰审美观、婚姻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徽商妇的社会地位。

  • 《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的编纂体例及价值

    作者:赵崔莉; 毛立平 刊期:2011年第01期

    《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是古代官方女性类书,堪称我国古代妇女百科全书。《闺媛典》在编纂体例上具有工具性质、分类编辑和时间为经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女性教化、资料齐全、旁证异议、他者眼光的特点。

  • 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作者:孙玉芹 刊期:2011年第01期

    童子军系一种遍及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及儿童的组织,亦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模式。中国初现童子军是在清季末年,系由在沪西童组成。上海华童公学组织童子军虽晚于武昌文华书院两月,但其影响却远在后者之上。华童公学组建童子军明显受了西童影响。以往对童子军概念的界定是不科学的,对文华童子军的影响之评价更是言过其实,而中国童子军传播路径的说...

  •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战争动员与基层控制关系论析

    作者:吕晓勇 刊期:2011年第01期

    抗战期间,国民党党、政权力向乡村基层社会的延伸,是因应战争局势的急迫需要,统制人力物力实施战时总动员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着力构造的党政基层控制双轨,既是个人及国民政府的战时动员理念使然,又是内外情势交迫下的现实选择。这一模式的实际运行,对战时动员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

  • 陈独秀教学改革思想述论

    作者:王先民 刊期:2011年第01期

    作为思想家、教育家,陈独秀提出了教学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实行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倡导研究学生心理和个性特征,改革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推行白话文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实行研讨、游戏和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