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28/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控制、化学与材料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7-4260
国内刊号:34-1328/N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53
总发文量:2648
总被引量:5041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7.3452
立即指数:0.0575
期刊他引率:0.9903
平均引文率:9.615
  • 从“寻根”走向“多元”20世纪80年代知青写作回叙

    作者:余昌谷 刊期:2006年第02期

    知青作家是寻根文学的主力,寻根文学改变了新时期文学的叙事方向。寻根文学创作要比其理论高明得多,其作品所导致的实际文化价值判断大多与其理论旨趣相悖。“寻根”过后,知青作家作出了新的选择,调整了自己的叙事策略,知青写作很快由分化而汇入多元化文学发展潮流之中。

  • 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主题变奏——试论当代文学中的环境文学

    作者:吴尚华 刊期:2006年第02期

    全球化语境中的生态文学是以环境伦理意识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经历了一个“解构”到“重建”的变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具有自觉生态哲学意识的叙事文本,环境文学作为一种极具前瞻性的文学,在新世纪的文学格局中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必将对未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 文化热中的文学批评

    作者:江守义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文化热中,文学批评在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对象以及批评方式和功能上都不同程度地打了上文化研究的烙印,从而使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品格。当前的文学批评文化化现象有其历史渊源、现实土壤和批评心理诸方面原因。文学批评要摆脱文化热的影响,就需要回到文本自身,进行切实的文本批评。

  • 试理“新潮诗”的人文内涵

    作者:张宁生 刊期:2006年第02期

    新时期诗歌,可分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脉。现代主义又以“新诗潮”方式出现。不同的“新诗潮”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它们都展现了人文精神的多姿多彩。

  • 杨万里诗学本质论

    作者:张玖青 刊期:2006年第02期

    杨万里既强调诗为“矫天下之具”,又以“味”论诗。前者是理学家杨万里重功用教化思想的反映,后者则表明诗人杨万里对当时充斥诗坛的以史为诗、以理为诗的一种理性拒绝。二者相较,重情重性才是杨万里对诗歌本质的诠释。

  • 词谱中的《花间》词

    作者:李冬红 刊期:2006年第02期

    词谱作为古代词人填词制曲遵循模拟的格律范本,又兼具词选、词品、词论的作用。第一部词选《花间》词在历代词谱中的平均入选比例是相当高的,表明词谱编辑者特别看好《花间集》。《花间》词开辟了词体新天地,调式和唱腔优美动听,异体词较多,这是它倍受词谱编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 张裕钊与方宗诚交游述考

    作者:汪长林 刊期:2006年第02期

    张裕钊与方宗诚同属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均得桐城家法之真传。二人虽然在性格上有较大的不同。文学观念上也有显然的差异。但并不因此影响他们之间的君子之交。近年来一些研究张裕钊的学者。在关涉二人之交游时每每舛误迭出,现据有关文献,对二人一生的交游情况作一粗略梳理,从中亦可见出先贤交游之风范。

  • 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江小角 刊期:2006年第02期

    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7日至19日在桐城派故乡——安徽桐城隆重召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对桐城派的形成、发展、历史地位以及桐城派对清代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讨。现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收获综述如下。

  • 陈独秀与斯大林矛盾的根源

    作者:朱洪 刊期:2006年第02期

    陈独秀、斯大林矛盾根源于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由谁承担问题。斯大林认为,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政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大革命失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陈独秀则认为,无论自己还是共产国际,都不应该推卸对大革命失败应付的责任。

  • 陈独秀的个性与人品探析

    作者:任纪虎 刊期:2006年第02期

    陈独秀一生的荣誉和遭遇同他鲜明的个性和人品密不可分。分析和探讨陈独秀的个性与人品是深刻了解和认识他的一把钥匙。自信自负、偏激倔强、敢说敢为、义无反顾的个性既决定了他是一个永远的新青年,这使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又注定了他是一个终身的反对派,这又使他遭到各方政治势力的排斥,最终见逐于政坛。然而他的...

  • 陈独秀翻译活动述略

    作者:汪方挺 刊期:2006年第02期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主将,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启蒙者,也是“五四”时期的一位翻译家。他生平参与了许多翻译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 试析史家历史思维的结构特征

    作者:陈灿 刊期:2006年第02期

    史家进行历史研究活动过程也就是进行历史思维的过程。在历史思维过程中,史家既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又是富有当代群体意识特征的主体存在。史家在进行思维时,必须面对具有特殊存在的客体,其思维的形式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思维的方法是批判与还原、分析与解释、比较与再认的综合。

  • 明代军人优抚政策论略

    作者:吴烈胜 刊期:2006年第02期

    明代优抚政策是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嘉勉阵亡将士、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和优待现役军人以及伤残军人的条例,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通过这些政策分析,可以看出明代军人优抚政策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以及存在的厚官薄士倾向。

  • 曲折中的发展:塞舌尔政治现代化论析

    作者:刘金源 刊期:2006年第02期

    二战结束后,民族主义的兴起及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促成塞舌尔政治现代化的启动。政党政治的发展及宪政变革的推行,最终使得塞舌尔迎来独立。1977年政变后,塞舌尔既定的英国式民主政治逐步被社会主义集权政治所取代。20世纪90年代苏东巨变后,塞舌尔又重新走上政治民主化轨道,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作者:朱磊 刊期:2006年第02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体现在为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公平的机会;体现在为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合理流动拓宽渠道;体现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体现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的发展;体现在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作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