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正文】

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付泉洁; 范超; 谢国驷; 叶仕根; 史成银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
斑石鲷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核糖体dna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摘要:[目的]对严重危害斑石鲷鱼苗的卵鞭虫病痛原——渤海分离株(Bohai-1407 isolate)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克隆并测定渤海分离株的核糖体DNA(rDNA)序列;应用Blast比对分析渤海分离株rDNA的结构;依据rDNA序列,分别构建10种胚沟科鞭毛虫和19株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分离株/克隆的系统发育树,分析渤海分离株的系统分类地位。[结果]扩增出了渤海分离株的4个DN段,拼接出长度为6530bp的rDNA操纵子序列;该操纵子由74bp的部分外转录间隔区(ETS)、1813bp的小亚基(SSU)、352bp的内转录间隔区1(ITS1)、159bp的5.8S、698bp的内转录间隔区2(ITS2)和3388bp的大亚基(KSU)串联而成,3'端还有46bp的部分非转录间隔区(NTS);渤海分离株与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宁德株(Ningde 1412)的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5%;依据SSU序列建立了包含10种胚沟科鞭毛虫的系统发育树,渤海分离株与世界各地分离到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聚类在一起,将其鉴定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依据ITS1和ITS2序列建立了包含19株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2个系统发育树,渤海分离株与从美国弗罗里达盐水池塘中分离到的墨西哥湾分离株FL_21(DQ490260.1)总是聚类在一起。[结论]斑石鲷卵鞭虫痛的病原——渤海分离株可以鉴定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该分离株与墨西哥湾分离株FL_21的亲缘关系最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