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21st Century Business Review

杂志简介:《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15/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672-8343
国内刊号:44-1615/F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6056
总被引量:804
H指数:8
期刊他引率:1
  • 从“机器”到“生命”

    刊期:2011年第02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我们渐渐找到了21世纪的感觉(就像每年元旦过去好久我们才习惯把过去的一年称为“去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没有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新的世纪里。直到2010年,一连串的事件和现象让我们觉得变化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尽管很多事件和现象看起来好像是“故事新编”。

  • “微+博”时代

    作者:彭韧 刊期:2011年第02期

    我们正在集体成为一群“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知道得不太多”的人,在这一点上,“微博”这个词倒是恰如其分——细微而又广博。

  • 资讯

    刊期:2011年第02期

    新常态 企业拥有大量资金但不急于投资。消费者因顾虑失业,普遍实行节约,不再“寅吃卯粮”,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经济学家提出“新常态”理念。“新常态”理念的提出,无异于对西方奉为圭臬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挑战。

  • 中国创新的“数字化繁荣”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专利申请数量的迅猛增长真的意味着中国创新能力的突飞猛进吗?

  • 智赢人才时代

    刊期:2011年第02期

    人才测评,以心理学、管理学为基础学科衍生出来的一种对人才的评估技术:人才管理,以人才测评为核心贯穿人才在企业内完整生命周期的人才技术。在如今这样一个以人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北森,2002年成立,从起初人才测评行业的几近空白,到如今逐渐被中国企业认可,北森的成长史基本上浓缩了人才测评行业在中...

  • 从“人算”到“天算”——理解《失控》的五个关键词

    刊期:2011年第02期

    《失控》为我们观察和思考21世纪的世界提供了思想的原点,我们可以从这个原点一再重新出发。

  • KK的大视角——从《失控》到《技术要什么》

    作者:汪琳 刊期:2011年第02期

    从任何角度来看,凯文·凯利都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技术杂志《连线》的创始人。在创办《连线》杂志之前,凯利曾是乔布斯最为推崇的非正统技术月刊《全球概览》的发行人和编辑,凯利也因此被视为数字时代的“先知”。

  • “可持续的”增长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意味着将经济成功、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综合考虑。从而为我们下一代的生活做出贡献。”

  • B2C的新原点——回到零售

    刊期:2011年第02期

    从1998年的寸肖然萌芽到2010年的骤然发力,B2C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整整12年的一个轮回。但这只是一个开始,2011年将成为这个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新原点。

  • 细分,还是多元?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一方是品类边界的日益模糊,另一方则是越来越细的垂直细分,站在分岔路口的B2C们,2011年将驶向何处?

  • 团购大爆炸

    刊期:2011年第02期

    团购正在进入建立门槛的竞争新阶段,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激烈,并将延伸至人才、资金和技术领域。

  • 新浪再刷新

    刊期:2011年第02期

    这个名叫新浪的互联网“老”公司凭什么能够成就2010年最为成功的新产品?

  • 寻找未来的增长引擎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为新年度的业务扩展做规划时,“增长透镜法”能够帮助企业发掘和提炼富有吸引力的新思路,建立最具效力的商业模式,从而创造增长契机。

  • “移植”设计思维

    刊期:2011年第02期

    设计思维的理念曾经被希望摆脱困境的商业管理者寄予厚望,可它似乎并没有在商业实践中被广泛应用。设计思维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管理时尚吗?

  • 客户需求的误区

    作者:张沁(翻译) 刊期:2011年第02期

    许多公司在创新流程中倾听了客户的声音,但创新的成果却往往得不到用户的认可。这种情况如此普遍,以至于一些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贬低客户需求的作用。但正确的理念是:客户需求可以而且应该引导创新,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